“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立足本职、心怀善意,我们一定能汇聚起改变社会的强大力量。”日前,经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120余名职工学员的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讲台。
台上,身穿蓝色外卖工服的徐胜军,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成长为威海市劳动模范的心路历程,生动诠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这是由经区总工会举办的聚“新”思政大讲堂暨“工心学堂”周末公益课堂开班仪式上的一幕。

台上,身穿蓝色外卖工服的徐胜军,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成长为威海市劳动模范的心路历程,生动诠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这是由经区总工会举办的聚“新”思政大讲堂暨“工心学堂”周末公益课堂开班仪式上的一幕。
为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文化惠职工”工作,为新就业群体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思想引领与技能提升的双重支持,经区总工会聚焦职工需求,创新打造“工心学堂”,推出“思政课堂+技能课堂”融合模式,使其成为职工成长的“充电站”。
“我们不想让思政课停留在文件里,劳模的‘泥土味’故事,才是职工听得进、记得住的‘精神指南针’。”经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工心学堂”一方面邀请劳模工匠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形式为职工上好“思政课”,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工心学堂”通过“订单式”公益课程,为职工量身定制涵盖瑜伽、中医推拿、短视频制作、办公软件应用等实用技能培训,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我们持续推进工会服务向‘普惠化’‘公益化’转型,致力于为职工提供学习、娱乐、展示与提升的‘一站式’平台。此次‘工心学堂’的开设是我们构建‘课堂授课+线上拓展’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力争年内实现新业态群体宣讲覆盖率100%、公益培训达100课时的目标,确保职工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经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夏丽萍)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