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传统文化,增进社区居民对清明习俗的了解,高区怡园街道长春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面燕飞时寄哀思·纸花绽处话清明”主题活动,通过制作面燕和纸花,让居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民俗魅力,传递对故人的思念。


指尖舞春风 面燕寄相思
燕子象征春回大地,北方寒食节的传统面食蒸面燕,寓意着迎接新生。居民毕女士取一小块面团,用掌心搓成水滴状,边做边说:“燕身子要前粗后细,这样才精神!”只见她拿起剪刀“咔嚓”两下,面团尾部立刻分出俏皮的燕尾,梳子斜着一压,翅膀上便浮现出层层叠叠的羽毛纹路。最绝的是点睛之笔——她拈起一粒绿豆,指尖蘸水轻轻一按,原本呆板的面团瞬间活了,圆溜溜的燕眼仿佛会转动。

转眼间,栩栩如生的彩色燕油亮亮地挤在一起,有的展翅欲飞,有的歪头憨笑,活灵活现的模样惹得大家忍俊不禁。居民邹女士擦擦手笑着说:“老话说‘清明燕,回家转’,这些燕子啊,都带着大伙儿的心意飞回家喽!”
指尖生花处 文明祭祀时
除了蒸面燕,清明活动还少不了扎纸花。活动中,志愿者指导居民用皱纹纸、铁丝等材料制作红色、黄色、紫色的菊花。现场气氛庄重而温馨,一朵朵饱满的纸花在指尖绽放。这些纸花将代替传统纸钱香烛,居民们可以带着这份特殊的“礼物”,以全新的、文明的方式去缅怀逝去的亲人,让这个清明在绿意与温情中度过。

本次清明节活动以“手工+民俗”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今后,长春路社区将继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设计更多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居民生活中焕发新生。(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戚美宏)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