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抗美援朝铁道兵的宣传员

2025-04-14 编辑: 孙晓丽

抗美援朝铁道兵的宣传员
张闽

 
  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都是胶东海阳县(现海阳市)人。海阳县是革命老区,是闻名遐迩的“地雷战”的故乡。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在这里成立(现有海阳地雷战纪念馆、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革命战争年代,海阳县曾经是“战斗模范县”,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我的父亲和母亲同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两人参加革命有所不同的是,我父亲先到烟台当学徒,之后又到了抗日根据地——牙山参加革命(胶东军区);我母亲是在海阳地方上参加的革命。
  1952年底,我父亲从部队驻地胶县回海阳老家,准备与我母亲到区政府办理结婚证书。说起他们两人的认识,完全是一种巧合,还有一段小故事。
  1947年,我父亲生病,当时在部队医院里还没治好,因打仗,医院要转移,部队就把他送回老家北埠后村家里养病。这期间他们家邻居有一位复员伤残军人结婚,他和我父亲从小一起长大。新娘子是我母亲她们村的,是独生女,我母亲与她也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当时,我母亲是村干部,她虽然只有18岁,但已经是党员,已担任了多年的自卫队长、青妇队长等职。就这样,她成了新娘子的伴娘,新娘子成了我父亲和母亲的“媒人”。
  我的父亲,从1947年起,到1952年结婚,只是站在家门口,见到过我母亲当伴娘的那一面。

父亲从部队寄给母亲的唯一一张照片

  我的母亲,从1947年起,到1952年结婚,对我父亲留下印象的只有这张照片,这是他们在准备办理结婚证书之前,我父亲才从部队寄给我母亲的唯一一张照片,其他就只有几封书信往来。这就是我父亲和母亲他们那一代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父亲和母亲的结婚证书
 
  两份结婚证书,只剩下了母亲的这一份,父亲的那一份已不知去向。也许是带到部队,又带到了朝鲜战场,丢失了?也许是贴在了老家的墙上?
  以下是我父亲生前写的《回忆录》的部分内容:

  入朝

  1952年底,在新中国成立3周年不久,中央军委对我师(1949年4月15日组建的“华东警备五旅”,后改为“一〇一师”“农建三师”)下达了参加抗美援朝的命令。当时,为了保密,只是说去东北执行任务。时间就是命令,部队对我们进行了政治动员,安排留守、轻装、出发准备都是同时进行的。我们是师部直属(后勤)单位,是在胶县上火车。已去沾化垦区的各团、师部分人员,昼夜乘汽车,赶火车,有的驾驶员数夜未眠。为了早日赶往济南乘火车北上,真是分秒必争。部队先后集中到达济南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服装一律改为志愿军服装,胸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头戴亚麻式帽,棉衣很厚,脚上穿着大头羊毛皮鞋。当时,刚进入冬季不久,在山东还不算太冷,到东北地区沈阳以后,天气冷得厉害,特别是到了通化、集安等临近朝鲜,天气更冷。但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我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天气是冷的,但心里是热的。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入朝后,我们师先后承担两期铁路抢建任务。第一期为龟(城)殷(山)铁路干线价川至殷山段,长16.778公里,工期3个月,1953年2月全面开工,1953年4月提前完成任务;第二期工程为德(川)八(院面)铁路干线墨时里至球场段,长14.013公里,1953年6月开工,因奉命回国,于11月在完成90%任务后停工移交。两期工程施工是在无经验、无机械、且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和敌机不断空袭的恶劣环境中进行的,快速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显示出铁道工程师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不愧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国家授予的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我在部队多年从事文化和宣传教育工作。入朝后,我在后勤部门担任文教助理,当时在冰天雪地和敌机不断空袭的情况下,汽车队经常到志愿军总后备兵站运输粮食、副食品等各类物资,为部队顺利完成抢修抢建战区铁路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的主要任务是随车做宣传教育工作,还有个任务就是防空、防特,保证运输安全。在朝鲜,运输大部分是靠夜间,与敌空军捉迷藏。运输线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为了报道这些感人事迹,我在朝鲜老乡深山老林中的草房里,写下了一篇战地通讯报道,题目是《战斗在冰天雪地里的一支汽车运输兵》,这篇报道刊登在志愿军《战地快报》上。

  回国

  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分部队暂留朝鲜,防御美帝国主义重燃战火,准备迎击敌人;另一部分部队逐步分批撤回祖国,保卫边防、海防和投入到祖国经济建设中。
  1953年11月,我们师奉命从朝鲜撤回祖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代号八五一〇部队,在中央军委、铁道兵部队领导下,步入到社会主义铁路建设的新征途。

1955年,母亲随军以后,与父亲在福建的合影。
 
  铁十师驻地在陕西古城咸阳市,下属各团驻周围各县城。主要是进行整训和进行形势与任务的学习,总结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我们解放军是战斗队、建设队和生产队的思想,克服某些居功骄傲思想,加强纪律性,迎接新的修建任务。

  张闽,女,1956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祖籍山东省海阳县(现海阳市)。文中主人公张同进之女,现居住昆明市。退休前在云南监狱系统工作,从事文书档案管理,主任科员,一级警督。
(来源:Hi威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