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至14日,网民邹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连续3次在互联网平台杜撰发布“威海新机场停建”不实信息,引发网民跟帖评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4月15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邹某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处理,希望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编造、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1.保持警惕和冷静:首先,我们要对网络谣言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在面对网络谣言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以免做出过激反应。
2.核实信息来源:在接触到网络谣言时,我们应该通过官方渠道、权威媒体或可靠的第三方平台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没有根据的信息,以免误导自己和他人。
3.不参与传播:一旦确认是谣言,我们应该自觉抵制,不参与传播。避免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分享不实信息,以免扩大谣言的影响范围。
4.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网络谣言的危害,以便更好地应对网络谣言。(来源:Hi威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