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我市创新推出“绿色工厂贷”金融产品,对于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名单的企业,最高可发放绿色贷款分别为1亿元、5000万元、2000万元,赋能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紧扣“双碳”目标,以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引领,坚持从扩大融资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强化数字赋能、拓展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发力,不断加大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支持。
前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接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将绿色制造名单纳入我市绿色金融支持范畴,并引导鼓励金融机构聚焦制造业低碳转型、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绿色贸易、绿色消费等领域,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3月底,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的指导下,威海银行率先推出“绿色工厂贷”金融产品,已先后为威海鸿通管材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发放“绿色工厂贷”共计3000万元。
“‘绿色工厂贷’是我们针对入选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工厂名单的企业,依据企业运营质效、行业前景及政策支持力度等情况,为企业提供审批快、利率优、担保灵活的绿色信贷产品。”威海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重点满足企业设备升级、清洁技术引入、日常运营等资金需求,能够有效助力绿色工厂企业实现生产洁净化、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
鸿通管材是我市首家获得“绿色工厂贷”的企业,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其主打产品为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等,广泛应用于水、油运输及化工领域腐蚀性液体的输送。眼下,该企业正参与联合开发某科研项目,这笔贷款为项目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锚定工业领域低碳转型需求,我市将扎实开展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持续推动政银企携手注入“活水”,精准滴灌绿色生产力,助力全市绿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通讯员 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