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是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主题为“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4月24日,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波,登门为部分行动不便的血友病患者送去慈善救助金,由此启动2024年度“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慈善救助金发放活动。

本次活动共发放救助金7.762万元,全市15名患者获救助。这是“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连续第13年开展血友病慈善救助活动,至今已支出139.85万元,惠及226人次。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导致患者受伤后出血时间延长或自发性出血,俗称“玻璃人”,致残率较高,但患者只要保证长年规范用药,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组织区(市)、镇(街)和村(居)进行摸排,着眼血友病患者家庭的困难状况,经与威海国际公司对接,决定联手实施“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帮助全市家境贫困的血友病患者接受正规治疗,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2024年度“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救助对象为,威海籍经医疗机构确诊并确定治疗方案,按规定程序治疗的血友病患者,可申请救助。被纳入该项目救助的血友病患者不再参与全市慈善大病救助。救助标准为每人最高不超过3万元,救助金从威海国际公司在威海市慈善总会设立的“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中列支。

受助者小宋今年28岁,自小患血友病,至今不能参加工作,爷爷奶奶均为八旬老人,父亲于2020年去世,现由退休的母亲照顾,全家的生活主要来源为小宋母亲微薄的退休金和在外面干手工活的薪酬。面对小宋的后续治疗需求,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此次获慈善救助金19679元,小宋母亲感激地说:“‘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真是雪中送炭,不但缓解了我们家经济上的压力,而且给予我们母子俩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祖孙三代对此十分感动、感恩。”
受助者小展,今年19岁,自小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靠母亲邢女士打工维持生活和治疗,低保家庭,生活困难。自2012年至今,小展共获得24万余元的血友病慈善救助金。2022年他考上大学,每年仍能收到威海市慈善总会发放的救助金。对此,邢女士与儿子多次向市慈善总会和威海国际公司写来感谢信并赠送锦旗,表达母子俩的感激之情。
长期以来,威海国际公司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忘初心,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2012年,公司主动联系威海市慈善总会,设立了全市第一个冠名慈善基金——“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基金额目前达到600.18万元,现已支出462.028万元,先后开展了血友病救助、慈善义工爱心助教、农村户籍困难大学生救助、见义勇为再奖励等多项贴近民生、温暖民心的慈善活动,彰显公司大爱情怀。
(通讯员:隋进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