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营商行|威海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热土

2025-04-25 编辑: 李静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威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5.63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98.94%。这些民营企业是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简化办事环节;开展“千人助万企”活动,全领域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通过产业培育和扶持发展,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持续加密政策、加大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营企业发展热土,激发向“新”提“质”的动力。

        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前不久,威海好苗头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郝粒利再次来到文登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送来表达感谢的锦旗。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业务,不但要办理营业执照,还涉及相关许可证件的办理。本以为办理流程很烦琐,没想到跑一个窗口就办成开店所有相关手续。”郝粒利说。

        在文登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件事”服务窗口格外显眼。去年以来,该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简化办事环节,在完成国家级、省级“一件事”服务场景基础上,又立足本地特色和企业需求,创新推出小餐饮简易开办、高效服务地方特色食品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项目入园落地增值服务等9个“一件事”重点事项。

        以威海好苗头农业有限公司的证照办理为例,文登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受理提报的申请材料后,经后台流转申请材料,市场准入一科与农业事务科开展并联审批,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

        在经区,海工装备特色产业“一件事”速办模式同样受到众多企业的好评。当地把政务服务下沉园区,在广安智能智造产业园设立海工装备“一件事”政务服务驿站,提供涵盖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医保、社保、科技、人才、金融等8个领域6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就近办理和全方位“增值服务”,解决园区企业办事多头跑、时间长、事项琐碎等问题,审批总时限平均缩短51%,申请材料精简率超过50%。

        “‘一件事’政务服务驿站设置在园区后,不仅可以办理企业落地、项目建设的相关手续,还提供运营中的很多服务,办事不需要出园区,非常方便。”威海广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上门问需精准服务,为企业定制“服务包”

        优质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犹如阳光雨露,是立业兴业的必要条件。

        今年初,山东光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项目即将投产达效,亟需加大资金投入。对此,企业希望参照《关于规范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及分割转让登记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将1号厂房按楼层分割成三户,便于后续向多家银行贷款。

        企业的这一需求,当时在全市范围内并没有先例可参考。环翠区羊亭镇政府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了解相关政策,并主动联系市、区不动产部门,详细询问办理所需的文件资料、具体流程、对接单位等,安排专人陪同企业办理房证分割手续,最终赶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帮助企业完成全部手续办理,有效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近年来,环翠区深入开展“千人助万企”行动,机关干部全面走访摸排全区企业,细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方案和措施,推动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快速解决。在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环翠区获评2024年度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区。

        高区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强化政策供给与落实、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走访调研等举措,护航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变压器、滤波器、电感等磁性元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近期准备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正当企业担心手续繁杂,不知从何入手时,高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有了部门的精准指导和细致服务,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东兴电子副总经理王颖说。

        围绕护企助企,高区还开展了“一起益企”高质量服务企业“六大攻坚行动”,设置20项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服务活动,并建立具体活动清单,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积极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通过“点对点”推送政策信息,最大限度扩大政策知晓率、覆盖面,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

        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最近,位于荣成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永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实现T1100高性能碳纤维的量产。据介绍,T1100高性能碳纤维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碳纤维之一,强度能达到钢的10倍以上,质量却只有钢的五分之一。

        “不仅突破了国产超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瓶颈,全面掌握T1100碳纤维的核心制备技术,还为国产大飞机材料自主研发与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山东永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张超说。

        永成新材料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荣成市近年来招引的重点项目之一,其母公司永卓控股有限公司最大的优势主要集中于钢铁制造领域。然而,随着市场供需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永卓控股迫切需要在新赛道上谋求新布局。

        为此,荣成市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运行机制,对项目推进各环节进行全要素梳理,制定工作推进清单,逐一列出重点难点事项,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如今,这个总投资近50亿元的碳纤维大项目投产半年来,产品性能连续跨越新台阶。

        荣成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强企扩张、小企倍增的发展格局,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荣成已培育过300亿元企业1家、10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12家。

        营商环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底色;也像一台驱动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威海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于乳山经济开发区11年的老牌企业。针对其发展需求,当地聚焦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协助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如今,海润新材料无卤阻燃剂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并斩获日德两国发明专利,企业经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46亿元,2025年将突破两亿元,继续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润新材料总经理耿剑说。

        为激活企业发展动能,乳山还创新打造“24小时就业创业会客厅”,为企业提供招工引才、政策解读、职业指导等服务;开展集中荐企会客厅直播、重点探企沉浸式直播、特色乡村体验式直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如组织玫德集团威海有限公司赴威海广泰空港、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等企业开展“点对点”产业配套对接交流,寻找卡位入链合作契机,目前已与广泰空港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围绕招商推介、企业家座谈、对接行业协会等方面开展4次产业链配套活动,促成力牌石油与鹏程麦克斯等达成实际合作等。

        深化创新提升,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生态

        优化创新生态是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日前,威海佳美化工有限公司在2025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单项特种油漆公开招标中,以第二名的好成绩入围。中石化是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每年对于特种油漆的采购需求超过30亿元,参与招标企业可谓个个实力强劲,而佳美化工首次投标,就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其碳足迹、碳盘查评价报告功不可没。

        碳足迹评价报告记录了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报废全过程的碳排放量,碳盘查则是对企业碳排放的全面体检。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很多行业上下游供应链都对碳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像佳美化工这样的中小化工企业,要想拿到更多央企和出口订单,碳报告是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为此,临港区组建专业团队,打造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服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碳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只需在平台上填入能源消耗量等关键数据,几分钟后就能拿到结果。如今,临港区已吸引40多家金融机构常驻,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今年临港区又依托中科融合算力威海分中心,启动DeepSeek本地化部署,支持多模态识别(语音、图片、影像)和行业知识库定制,使其从“通用模型”进化为“企业专属专家”,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算力支持。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最近一段时间,位于经区的恋尚东北老式大碗麻辣烫店外卖订单增加了两三倍。谈及原因,店主孙铁梅欣喜地说:“主要得益于政府安装的这个‘云监管’系统,后厨画面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同步至外卖网络平台,消费者对我家外卖质量放心。”

        近年来,无堂食外卖门店数量激增,后厨卫生不透明、食材来源难追溯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为此,经区在全省率先推出无堂食外卖监管新模式,摸排出77家无堂食外卖店,通过科技赋能,联合中国电信、美团共同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关键操作区视角覆盖率达100%。消费者通过美团可实时查看后厨画面,深度参与监督,倒逼商户自律。同时,监管人员也可远程实时监控后厨操作,并通过AI实时抓拍违规行为,自动生成证据链。

        无堂食外卖监管新模式推行以来,部分商家日订单量同比增长300%,有效提振消费的同时,也促进无堂食外卖行业有序、健康、繁荣发展。

        如今,亲商敬商、爱商护商的威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45.63万户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沃土。

        “营”在当下,方能赢得未来。我市将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事项落实落地,全领域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探索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和“企业家日”活动,及时回应企业呼声、解决企业诉求,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刘凌玉 通讯员 李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