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2万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收旺季

2025-04-29 编辑: 郝暖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威海2万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收旺季。茶农们穿梭于茶树间,熟练地采摘鲜嫩茶芽;各茶企开足马力生产,抢抓春茶上市黄金期,确保将新鲜优质的茶叶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传统采收的背后,科技正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去年,威海茶园数字化技术小院落户临港区蔄山镇的上善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茶之韵”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指导下,引进70个新品种、6000多株茶苗试种。

        “这些新品种特别适合在光伏棚内种植,为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专门建设了‘北方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与适应性筛选保存圃’,通过科技手段持续提升茶叶品质。”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更贯穿于茶叶加工整个生产过程。在乳山市南黄镇齐鲁红茶庄园的加工车间,当天采摘的鲜叶被分批送入全自动数字化生产线。从一芽一叶的严格采摘标准开始,到摊青、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等十余道加工工序,每个环节都执行标准化操作。技术人员全程监控生产线运行状态,根据实时数据精准调整温度、干湿度以及传送速度等参数,确保每批产品品质稳定。

        “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能实时精准地控制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萎凋、温度和干燥度等参数,确保每批茶叶的品质稳定且优质。”齐鲁红茶庄园负责人徐彬说,机器制茶不受外界天气的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干湿度等条件可以通过设备进行精准调节和控制,从而保证茶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进度。

        茶香也引来四方游客,在体验区,来自济南的王女士跟着师傅学习炒茶手法。“自己动手炒出来的茶,喝起来格外香。”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亲身体验从鲜叶到成品的完整制茶过程,还能品尝到现炒的新茶,感受这份独特的茶香韵味。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茶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目前,我市干毛茶年产量已达600余吨,年产值约3亿元,实现了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