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面对多重挑战,威海卫人民医院为95岁高龄患者完成高难度ERCP手术

2025-05-0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胃大部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胃癌、严重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患者若出现胆胰系统疾病(如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等),因解剖结构改变,传统内镜诊疗面临巨大挑战。
  95岁的宫先生(化名),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遂来到威海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
  威海卫人民医院医生侯仁好详细诊察后,考虑为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给予上腹部CT检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结石伴胆系扩张积气。如不及时完成取石手术解除梗阻,可能会反复出现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结合影像学及超声内镜充分评估后,认为有行ERCP治疗的指征,但由于宫先生30年前因胃穿孔曾行Billroth-II吻合术,且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使ERCP取石术难度大大增加,家属一度担忧:“老爷子心脏不好,还能承受手术吗?”对此,消化内科联合多学科会诊讨论,一致认为,传统开腹手术风险极高,而ERCP取石术则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综合考虑,决定经过用药改善心功能及控制血压后为宫爷爷通过内镜下ERCP取石术尝试治疗。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目前已发展为胆管、胰腺疾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ERCP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然而,ERCP所采用的内镜为十二指肠镜,看上去与胃镜很相似,但它们“眼睛”长的地方不一样,胃镜是直视镜,十二指肠镜是侧视镜,只能贴着食管壁、十二指肠壁前行,稍一“抬头”就可能造成肠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ERCP术是消化内镜领域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技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而消化道改建术后的ERCP更是难上加难,极具挑战性。由于宫先生为Billroth-II吻合术术后,与一般普通患者相比,手术难度很大,要求术者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及经验。
  侯仁好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先于胃镜下仔细辨认,于输入袢找到十二指肠乳头,一次完成逆向插管,术中X片示胆总管直径约15mm,其内可见1枚约16mmx14mm大小充盈缺损影,由于结石直径太大,侯仁好决定先利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再使用取石球囊及取石网篮多次取石,最终取出数块结石及大量泥沙样结石,顺利解除梗阻,术中几乎无出血,无胰腺炎等并发症出现,第二天即可进食及下床活动,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后顺利出院。
  守护健康,进无止“镜”。在威海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不懈努力下,科室在胆道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等方面已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成熟开展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等多项先进内镜技术紧跟国内消化内镜的发展前沿,每年完成内镜下微创手术千余例。科室始终以患者需求为落脚点,依托消化内镜技术优势,竭“镜”所能构建精准诊疗体系,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来源:威海卫人民医院)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