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文登整骨医院院长姜红江:“骨科匠人”撑起生命之“梁”

2025-05-01 编辑: 孙晓丽

  “人无骨而不立,骨无关节而不活。”作为全国重点骨科医院的学术带头人,文登整骨医院院长姜红江以医者担当撑起生命之“梁”。他创新开展骨髓凝胶联合中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特色技术,率先将3D打印导板技术引入骨科临床实践,自主研发自体细胞因子治疗骨伤科相关疾病……这些成绩的背后承载着他对业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湛医技和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大医情怀。


  从医30载,姜红江凭借精湛的医术与显著的疗效,在业界享有盛誉,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山东名中医药专家等称号。但对他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并不源自于此。“患者重新挺直的身躯,是我最珍贵的勋章。”姜红江说,那是救死扶伤后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医者的本心。
 
  妙手仁心回春
  守护人民健康
 
  “院长你看我的腿都能动了,也不麻了,是不是快好了。”4月24日,刚走进病房的姜红江,就得到了病人的积极反馈。
  这是一名双侧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多年忍受病痛折磨的她,关节骨化得非常厉害,整个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都很差。姜红江在诊断时发现,患者由于髋臼发育问题引发股骨近端病症,必须尽早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多年的病痛让患者的关节已没有正常的解剖结构,畸形、增生非常严重。姜红江依托骨科3D打印技术,重造髋臼及股骨侧,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多年来,他接诊过的患者,有的告别了残疾,变得像正常人一样,有的已重新上学、就业、成家。
 

  骨科医生如工匠,需要“勾锤钻凿,钳拧钉撬”样样精通,也如艺术家般精雕细琢、匠心独运。
  姜红江潜心钻研骨科领域,从事骨与关节部位骨折及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半月板损伤等急、慢性骨病的研究与治疗,开展的多项关节疾病治疗新技术、新疗法在全国、省、市处于领先地位。
  如何让患者免受关节置换的痛苦?姜红江研究发现,生长因子在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他先后开展了细胞分离与培养、细胞因子与中药组分等多项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治疗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年注射达2000人次,好转率95%,关节置换率下降80%,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常年的临床实践,让姜红江练就了一双消除沉疴的“回春妙手”,他每天都有手术安排,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达到十一二台,有一次甚至累到脑出血,他也坚持到手术完成才去治疗,出院五天,他又重新站回手术台前。“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幸福。让一个人能够站起来并且自由行动,等于拯救了他们的家庭。”姜红江说。
 
  打磨前沿医技
  打造技术医院
 
  在姜红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哈工大(威海)颁发的行业导师工作牌。近年来,他与哈工大(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密切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通过将骨外科学与组织工程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持续推动医用骨科复合材料的创新发展。
 

  当下,3D打印技术已经在骨科治疗领域应用,也是“医工”结合的典范。姜红江团队提前将患者的影像数据传入电脑,三维重建后经3D打印机完成骨骼的1:1打印,需要游离哪个部位的软组织、何处植入螺钉及拧入的角度、脱位的椎体复位程度等技术要点均可在术前进行预演,使手术更具“精准性”和“前瞻性”。
  “医学科技必须走临床—科研—临床的发展道路,通过临床发现问题,再通过科研解决问题,最后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这样才能真正让患者享受到先进的医学福利。”姜红江说。
  姜红江认为,科研创新、医疗技术革新才是引领医院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他率先开展骨髓凝胶联合中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特色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开创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攻克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难题,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赢得业界高度赞誉;率先将3D打印导板技术引入骨科临床实践,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精准医疗服务,极大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他先后6项专利应用于临床,其中《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荣获2022年中国专利奖。
 

  从智慧医疗的引入到远程服务的开展,从AI辅助诊断系统的部署到机器人手术的应用……姜红江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方针,持续推进技术革新,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诊疗行为的规范化、诊疗效率的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加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数字化的医疗服务。
 
  师者传道解惑
  培养青年人才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片子,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看,这个患者的伤口应该怎么处置?”
  在每天的病例讨论会上,姜红江总是第一个分享自己遇到的复杂病例,详细讲述诊断过程和治疗思路,引导年轻医生们深入思考、提升水平。
  骨科医生其实也得是“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宏观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骨科的治疗范围不仅在“骨”,软组织、肌肉、韧带神经等都属于其涵盖范围。
  作为骨关节专科带头人,姜红江注重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率先承担教育厅教改项目,开启“3+1+1”教学模式,重点增加临床教学与实践占比,实习医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他着力发展关节团队,从最初的一个科室20个病床发展到五个科室,600个病床,医护团队137人,成为国内最大的关节团队之一。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姜红江积极倡导“人人有创新,个个有特色,在专业领域里有特长”的理念,成立“昆嵛创新团队”,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悉数传授,通过竞争协同的团队模式来激发人才潜力,先后培养青年骨干50余人,使一批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为医院业务骨干。不仅如此,作为山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牵头人,他带领团队先后申报并通过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的认证工作等。
  医学是呵护生命的科学,医生更需要工匠精神。对话姜红江,始终能感受到一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大医精诚的传承精神。
  在这条追求医学梦想的道路上,姜红江始终如一,把每一个患者的诊治,每一台手术,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他是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是同事眼中的“业务大拿”,更是各行业工作者的“劳动榜样”,用脚踏实地的耕耘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和坚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璐瑶/文 刘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