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人民网聚焦威海:筑巢引凤聚英才,探索青年人才引育新路径

2025-05-2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5月19日,人民网刊发《山东威海:筑巢引凤聚英才,探索青年人才引育新路径》一文,报道我市通过政府搭台、政策赋能,企业优化环境、拓展舞台,全力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工作经验。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青年人才已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威海市人社部门深谙此道,积极会同当地骨干企业,深耕“政企”合作引才模式,通过政府搭台、政策赋能,企业优化环境、拓展舞台,全力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毕业生实现“就好业、好就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燃气动力零部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正是威海市“政企”融合引才模式的生动缩影。自2009年8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以来,天润工业持续壮大,如今公司员工近4000人,汇聚各类专业技术青年人才800多人。近年来,企业更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广纳贤才,2024年吸纳高校毕业生20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2人;2025年更是早早谋划,提供近300个研发技术类岗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多方联动拓宽招引渠道
  搭建青年人才汇聚“强磁场”


  招引青年人才是开端,更是基础。威海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精心组织各类招聘活动,抢抓“金三四”春招、“金九银十”秋招等关键节点,为企业与青年人才牵线搭桥。在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天润工业积极“走出去”,先后奔赴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等省内外30多家高校参加就业双选活动。招聘现场,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详细介绍企业发展前景、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吸引众多高校学子驻足咨询、投递简历。这种“校地校企”深度交流的模式,不仅拓宽了企业的招引范围,更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就业通道,实现了企业需求与青年人才供给的精准对接。

  政策红利释放引才魅力
  打造青年人才安居“暖心港”


  政策是激励青年人才的“助推器”。威海市人社部门不断丰富大学生补贴政策“工具箱”,真金白银助力青年人才扎根。2024年,人社部门积极为113名大学生申请青年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一次性返乡留威补贴等,累计发放补贴170余万元,切实减轻了青年人才的生活压力。除了真金白银的补贴,企业也积极响应,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天润工业在传统三大节日为员工发放丰厚福利,定期组织一线员工免费进行职业病体检,并为女员工安排专项体检,用实际行动守护员工的健康,让青年人才感受到威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诚意。

  优化环境厚植留才沃土
  构建青年人才成长“生态圈”


  良好的环境是留住青年人才的关键。威海市人社部门指导企业从生活、工作等多维度优化环境,让青年人才安心、舒心、放心。以天润工业为例,企业精心打造硕士公寓、本科生公寓,全部免费向员工开放,并配备水、电、暖、淋浴、洗衣、活动场所等设施设备,真正实现“拎包入住”,让员工一踏入威海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团队建设方面,企业定期组织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演讲比赛、沙滩烧烤、樱桃采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毕业生在工作之余找到归属感,真正实现“引得来、留得住”。

  完善机制激发青年人才活力
  畅通青年人才发展“快车道”


  青年人才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培养和晋升机制。威海市人社部门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天润工业推出的“P・L・E・S蓝天青年人才培养规划”等多个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通过内训、外训相结合的形式,为员工量身定制提升培训课程,助力员工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在职业晋升方面,企业设立序列内发展与晋升、不同类别间轮岗、同类别序列间轮岗、子序列间轮岗四种职业晋升方式,划分十大序列完善职业晋升通道,让员工清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有效激发了毕业生的工作热情,稳定了青年人才队伍,实现企业与青年人才的共同成长。
  从招引到安居,从培养到发展,威海市“政企”融合的青年人才引育新路径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步,威海市人社部门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让更多“金凤凰”栖息威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青年人才力量。(来源:人民网)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