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参行业面临市场行情低迷的严峻挑战,威海刺参产业如何破局?威海刺参品牌振兴行动暨春季开捕21日在鸡鸣岛开启。在困境中凝聚力量,提振行业信心,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展现威海刺参的品质优势与品牌实力。

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会长 李俊峰
李俊峰:过去三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市场波动与消费升级的考验。数据显示,坚持品质的会员企业复购率提升30%,这印证了“诚信即竞争力”的铁律。
海参产业是威海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提速种质创新、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加工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威海海参产业全链条发展成效显著,鲜海参产量超4.5万吨,年加工量1.6万吨,产值超过百亿元。“威海刺参”成功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多次蝉联水产品品牌价值冠军,已初步形成育种、育苗、养殖、加工、营销一体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先后荣获“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参交易中心”等国字号荣誉。

威海市鸡鸣岛海参品牌创始人 李本勇
李本勇: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野生海参”乱象,我们在协会的指导下做了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只海参建立“数字身份证”;联合中检集团实施DNA图谱认证;更在每个包装内放置“百万品质承诺书”,若发现人工干预痕迹,立赔百万!当野生海参的真伪鉴别成为消费者痛点,品牌信任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溯源技术的使用,正在为威海刺参的品牌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山东科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毕国宇
毕国宇:追溯范围涵盖了养殖、捕捞、加工、检测和包装各个关键环节,建立海参电子档案,向消费者充分展示了海参的全链条的生产加工过程,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海参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律与规范,活动发布《威海刺参行业自律承诺书》。

莎莉海鲜创始人 沈莎莉
沈莎莉:郑重承诺:我们经营的海参确保为威海刺参,在经营过程中不以假乱真,不以次充好,维护威海刺参的纯正性,确保产品品质,不在价格上恶性竞争 不损害威海刺参品牌美誉度,做好威海刺参的推广者和传承者。
诚信自律,是行业立足之本。活动发布《威海刺参价格体系维护和品牌维护倡议书》,维护威海刺参的价格体系与品牌形象。

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 刘尊鹏
刘尊鹏:倡议协会所有企业在各个环节保持威海刺参的纯洁性,做好威海刺参品质,维护威海刺参品牌美誉度,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乱品乱价行为坚决零容忍,配合协会和有关部门做好监督举报配合查处工作,协会内部会员之间做好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工作,推动威海刺参良性发展和壮大。
面对当前威海刺参产业面临的考验,海参从业者直面挑战,坚定信心,扬帆奋楫,戮力精进,努力把产业危机化为转机。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建华
张建华:今天,我们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既要传承“靠海吃海”的渔俗精髓,更要以坚定的信心,借助时代优势,以发展、创新、辩证的思维,破解当前威海海参产业面临瓶颈和困境。同时我们始终要以质量为本,以品质优势破局市场竞争。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在海参这个特殊品种当中尤为重要。从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抓牢质量管控,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严禁“两超一非”,建立完善全链条质量追溯机制、价格协同机制,明码标价,严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外地参充威海参,实现“优质优价、物有所值”。
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威海海参产业将突出优势、扩大声量,以品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海参产业协会为引领,同心同行,凝聚产业振兴的磅礴合力。

李俊峰:未来我们将设立行业黑红榜,每月公示诚信企业与违规行为;打造“威海海参”品牌矩阵,让传统技艺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李本勇:我们正在实施“轮采轮育”模式,每年保留30%野生参苗作为海洋基因库;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生态示范区。今年更将启动“海参宝宝认养计划”,让消费者通过5G摄像头实时守护自己的海洋精灵。
张建华:威海刺参的振兴之路,是守护“蓝色粮仓”的使命,亦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担当;威海刺参的未来,必将是生态与效益共生、文化与产业共兴的未来。

活动由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威海市海洋产业创新联盟主办,鸡鸣岛海参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