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以移风易俗书写新时代文明新篇章

2025-05-26 编辑: 郝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以“好客”闻名于世。从孔孟之乡的礼仪传承到泰山日出下的热情相迎,好客山东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好客山东不仅要在热情好客上延续传统,更需在移风易俗中展现新风貌,以文明新风为齐鲁大地注入新的活力。
  移风易俗,是时代赋予山东的使命,也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过去,部分地区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如天价彩礼让爱情背负沉重的经济枷锁,厚葬薄养违背了孝道的本真,大操大办的婚丧嫁娶仪式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些旧习俗如同顽疾,侵蚀着社会的肌体,阻碍着文明的进程。如今,山东各地纷纷吹响移风易俗的号角,以实际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在移风易俗的道路上,山东展现出了强大的行动力和创新力。许多乡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和党员干部带头,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婚丧嫁娶的流程和标准。在他们的引导下,天价彩礼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的纯粹追求;厚葬薄养的观念被扭转,孝老爱亲成为日常的温暖陪伴;大操大办的风气得到遏制,简朴而庄重的仪式成为主流。这些变化,不仅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更提升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让好客山东的底色更加纯净。
  好客山东的移风易俗,不仅是对旧习俗的破除,更是对新风尚的引领。在城市,文明婚礼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他们不再追求奢华的排场,而是通过简约而有意义的仪式,表达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乡村,文明祭祀成为新风尚,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取代了传统的烧纸放炮,既保护了环境,又传承了对先人的敬意。这些新风尚,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齐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好客山东的移风易俗,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山东是文化大省,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从孔孟的仁爱思想到墨子的兼爱非攻,从鲁班的工匠精神到孙子的兵家智慧,这些文化瑰宝为移风易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山东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让文明新风在文化土壤中茁壮成长。文化的力量,让移风易俗不再是简单的禁止和限制,而是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移风易俗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文明新风,成为移风易俗的先锋;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陈规陋习,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群众更要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新风。
  好客山东,新风拂面。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山东以移风易俗为笔,书写着文明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文明新风为好客山东添彩,让齐鲁大地在文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作者:高区农业发展局 谢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