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6月27日,2025第八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召开,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实践案例名单。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申报的《“四维协同”集成办理餐饮审批“一类事”》《AI政务客服赋能“经心办·e馨办”政务服务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推出海工装备产业“一件事”速办新模式》三项改革经验,从全国数百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优化营商环境宜商高效示范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宜商AI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典型案例”。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以“对标国际宜商服务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深度挖掘全国各地在制度改革、要素完善、服务优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效。经过前期严格的网络投票、内部初审与行业专家评审团评审环节,经区3个案例成功入选第八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实践案例名单。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以“对标国际宜商服务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深度挖掘全国各地在制度改革、要素完善、服务优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效。经过前期严格的网络投票、内部初审与行业专家评审团评审环节,经区3个案例成功入选第八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实践案例名单。
其中,“四维协同”集成办理餐饮审批“一类事”,实现60%效率跃升。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省创新推出食品经营许可证前指导服务标准化改革,推行“线下集成办、线上智能办、事前标准办、增值延伸办”四维协同全场景服务模式。线下打造“一类事”综合窗口,线上归并10个部门11项关联事项,餐饮企业开办审批时长从平均13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办事环节由4个减少为1个,申报材料减少53%,现场勘验时间从3天压缩至0.5天,核查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2%。制定24项行业标准,推动现场核查整改率从32%降至6%,“无感续证”精准触达1560家企业,今年以来累计帮助670家企业节省装修成本800余万元,群众满意度达99.8%。
AI政务客服24小时“不打烊”。今年3月,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打造“线上微信公众号+线下云桌面终端”双渠道7×24小时在线的AI政务客服服务体系,支持群众通过实体大厅、移动端、电脑端等多种渠道使用日常语言进行提问,并给予精准、个性化的办事指引,构建起“全域协同、全时响应、精准实用”的智能服务矩阵,政务服务实现从“便捷服务”向“新质服务”的转型升级。AI政务客服整合进驻政务大厅的1200余项办事业务指南、窗口咨询电话、多部门惠企政策等信息资源,形成覆盖企业群众需求的“一站式”本地化知识库。目前,知识库已录入各级政策文件2000余份、150余万字,政策信息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场景。系统上线以来,“经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群众咨询量日均达到100余人次,较上线前增长超200%,其中80%的问题由智能客服进行精准解答,真正实现“全域协同、全时响应”的智能服务。
“全链式”服务激活蓝色经济,海工装备产业审批跑出“威海速度”。聚焦高效办成海工装备产业“一件事”,经区梳理海工装备产业审批服务事项清单15个,创新推行工业项目“拎包入驻”、梳理规范租用厂房装修改造、新建厂房拿地即开工3类审批模式,配套编制3大类建设项目办事指南,审批事项分别压缩86%、73%、53%。在广安智造产业园升级打造海工装备产业“一件事”服务驿站,配备7名项目管家,综合受理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医保、社保、科技、人才、金融等8个领域的6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用地清单制”强化要素保障,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等18项评估普查事项清单为基础,跨部门推行“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集成服务、一次办好”政务服务新模式,申请材料减少58%,办理时限由平均15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53%。
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以创新思维和扎实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万玉)
签审:孙 锋
复审:孙美玲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