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深耕“中韩工学一体”,打造国际技能人才合作新高地

2025-07-08 编辑: 孙晓丽

        近日,威海技师学院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训练场上,学生汤显康正专注地操控着无人机,只见无人机灵巧地穿梭于场地之中,绕行一周后平稳降落。此刻的飞行训练,正是我市创新推行“中韩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上,汤显康代表威海技师学院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与省内其他院校及韩国技能院校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专业技能,并进行了无人机表演。“与韩国学生的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双方在专业知识上各具特色,可以很好地相互补充。”汤显康说。

        近年来,我市将“中韩工学一体”作为技能育才破题的关键抓手,致力于搭建中韩技能人才交流桥梁,推动构建深度融合的产教联合体,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声誉的对韩人才合作平台。

        2024年4月30日至5月5日,文登技师学院选派10名学生与2名教师,通过中传思远教育平台开启韩国智能制造研学之旅。这是学院“中韩一体项目”的首个落地成果。同年6月,该院承办“2024中国国际焊接竞赛”,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比赛,推进了中韩焊接专业国际交流。“我院的老师和学生近距离观察韩国及其他国家选手的竞技状态,这种高水平的竞技提升了我们师生的专业水平。”文登技师学院焊接专业负责人杨涛说。

        为加速模式落地,该院推出专项举措,与天润工业、上海宜车等6家企业共建教学工作站,开发包括《工业机器人培训应用教程》等在内的9门工学一体化课程资源。

        依托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威海技师学院、文登技师学院与韩国永进大学、富川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协议,率先搭建起学生互访研学、教师协同授课、专业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在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中开展初步的合作实践,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两国教师协同教学等,让学生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创新机制催生扎实成效。在去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焊接赛场,文登技师学院学生姜杰凭借过硬技术斩获焊接项目金牌。威海技师学院2024级数控加工专业(威职双证班)学生刁举胤表示,韩国讲师的授课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跟随韩国讲师学习编程,自己正在探索一种更好的加工办法。

        院校间日益紧密的交流合作,将中韩产教融合推向更高水平。借鉴韩国高校“产教合一”经验,我市通过构建“1+4”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体系,采取中韩院校共建、市区两级联建、重点企业创建的模式,建成威海市公共实训基地。该基地作为全市实训工作的引领平台,预计年均可培训优秀技能人才逾5000人次。目前,该基地正与韩国富川大学等高校商洽国际培训合作,积极筹划研修项目,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合作平台、创新培养体系,全力推动中韩产教融合取得新突破,为建设中韩人才交流合作高地注入强劲动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