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丰富群众休闲生活”是今年市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220余场次,组织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856场次,举办国学、茶艺等传统文化讲座623场次,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7月2日晚,环翠区羊亭镇鹿道口村村委大院热闹非凡。由环翠区文化馆等部门组织的京剧专场演出正在这里精彩上演。村民们搬着自家小板凳,提前一个小时便陆续赶来。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婉转的唱腔,表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平原作战》《红军故事·半条棉被》等选段,获得村民们阵阵掌声。
“今年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类型丰富多彩,涵盖戏曲、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演出活动综合考虑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制定计划,确保节目质量。同时,鼓励采取视频直播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
各大公共文化场馆也热闹非凡。前不久,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大讲堂”2025年春季艺术培训活动刚刚落下帷幕,77门公益课程吸引了2300多人免费参与学习。“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艺术培训班,既有专业耐心的老师,也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提升了艺术修养。”二胡提高班学员刘厚贵说。
市图书馆仅最近一个月就举办了“发现对联之美”文化讲座、古典诗词里的舞蹈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暑期期间,市群众艺术馆将启动“蓓蕾成长计划”(第十一季)培训活动,市图书馆尼山书院面向全市未成年人举办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将开设声乐、民族舞、水粉画、古筝、国学经典诵读等公益课程,让青少年充分感悟传统文化艺术、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年底前,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总场次将达到2300场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全年累计组织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1500场次,举办围棋、茶艺、国学等传统文化讲座1000场次等。(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