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海洋AI“警卫员”上岗!威海建成首批智能潮位标

2025-07-16 编辑: 李静

        威海新闻网讯 近日,我市海洋立体观测体系完成重要升级,新增4处简易海洋站、3处警戒潮位标识物和9处海洋灾害视频监控,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海洋立体观测网络,显著提升了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新建的4处简易海洋站与原有站点共同组网,实现了对温盐、潮位等10项关键海洋要素的全天候自动观测。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新站点选址科学合理,有效填补了近岸观测空白,观测覆盖率和数据获取时效性得到有效提高。

        在重点防护岸段,新设立的3处警戒潮位标识物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我市建设的第一批智能化警戒潮位标识物。这些标识物配备高精度水位探测系统和声光报警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蓝、黄、橙、红四色警示标志带。当潮位达到警戒线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实现潮位风险“一眼识别、闻声即知”,让沿海居民能够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新布设的9处海洋灾害视频监控通过海洋专网专线实现实时传输,突破了传统定点观测的时空局限。能够对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进行全过程追踪记录,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现场影像资料,为灾情研判和应急指挥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

        此次海洋立体观测网的扩容升级,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至社会层面,打通了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要素实时测、潮位分级示、现场可视传”的综合观测体系,打造了数字化、智慧化且全民参与的海洋防灾减灾新格局。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应用,我市海洋防灾减灾能力还将持续提升,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持续加强海洋立体观测网的运行管理,推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提升海洋灾害防御能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