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威海市立医院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右心漂浮导管检查

2025-07-1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近日,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右心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检查,标志着医院在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复杂心脏病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填补威海市内空白

  此次接受检查的是一名54岁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衰竭的女性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住院期间曾一度无尿、多脏器功能衰竭,游离在死亡边缘。主管医师谷宁积极组织邀请风湿科、肾病科、呼吸科等联合诊治,考虑患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病、肺动脉高压、重症右心衰,并积极调整药物治疗,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右心衰竭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救治回来。但传统检查手段难以全面、精准评估其血流动力学状态并指导用药。在孟子敏、滕志涛、杨连伟的带领下,心内科团队经充分讨论后,决定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技术解决这一难题。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肺血管方向的医师高妮妮在导管室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通过热稀释漂浮导管测量腔静脉至肺动脉的血管压力,精准获得了右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心输出量、血氧饱和度等关键参数。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数据采集准确,为后续疾病的诊治、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一技术填补了目前威海市内该领域的空白。

  精准诊疗的新里程碑

  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是评估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金标准”,对明确诊断肺动脉高压及分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以及评判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还可以用于心脏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及指导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科手术前病情评估等方面不可或缺。该技术能直接获取心脏各腔室压力及氧合数据,对指导用药、手术决策和预后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此次首例右心漂浮导管的成功开展,体现了威海市立医院心内科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综合实力。目前,威海市立医院已率先在威海市内开设肺动脉高压专病门诊,为相关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住院期间经多学科诊治,患者最终病情稳定、可耐受手术,并且为确保手术安全,心内科联合导管室,术前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路径的演练,彰显了威海市立医院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孟子敏表示:“此项技术的常态化开展,将极大提升医院对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
  未来,市立医院心内科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多肺动脉高压、重症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中,构建更完善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体系,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