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本着奉献爱心、扶危济困精神,7月18日,威海市民政局、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市慈善总会发布《威海市2025年度“暖心威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项目实施方案》,携手上海医大医院,开展先心病患儿救助活动,让慈善的阳光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为7‰-8‰。先心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90%以上可治愈。如果延缓或放弃治疗,会导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为帮助先心病患儿摆脱疾病困扰,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市慈善总会在依托镇(街)和村(居)入户摸排群众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推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慈善救助项目,用爱心点亮患儿的“心”希望。

“暖心威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项目的救助对象为:威海籍参加当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缴费的0-18周岁中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狭窄、法洛氏三联症、法洛氏四联症等通过一次手术可以治愈的,经威海市慈善总会审核、上海医大医院筛查确认符合手术条件的低保家庭、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普通家庭患儿及孤儿、困境儿童等。
救助原则为“公开公平、应助尽助”,力争让每个救助环节都公开透明,让每个符合条件的患儿都得到救助。在费用承担方面,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患儿家庭除承担《“暖心威海”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告知书》中标明的自费项目外,其他费用由威海医疗保险机构及上海医大医院合作基金会救助基金共同承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是关注困难群体、弘扬人道主义救助、保障儿童生命健康的爱心善举。《实施方案》提出,各级要高度重视,强化宣传,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积极协助患儿家庭做好救助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先心病患儿全部得到救助,帮助他们重获“心”生。
(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隋进凯 刘硕)
编辑:史秀英|审核:史雅斐|签审:刘观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