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控制柜可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多项数据,并依据作物生长的最佳参数,自动控制灌溉、施肥、通风、补光等设备的运行,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优条件。”山东中天宇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邱会学介绍。此次生产的智能控制柜,是中天宇信针对现代农业智能化管理需求,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高科技产品,集成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具备精准监测、智能调控等多种功能。
中天宇信深耕智慧农业领域,8年时间构建起从前端智能感的物联网硬件设备,到软件端的AI算法模型,实现了全产业链全链条的技术闭环,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拥有硬件研发和软件系统与数据服务的智慧农业企业。
在中天宇信展厅内,融合大数据、AI技术打造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格外引人注目,平台涵盖了1200多种农作物云农产品库、1500多种种养殖标准库,实现农田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展厅内还有智能大棚控制柜、智能水肥灌溉系统、环境监测气象站、孢子捕捉分析仪、智慧虫情测报站、杀虫灯等各种农业相关“神器”,每件产品都饱含高新科技含量。
据了解,中天宇信已研发生产了100多种传感器、10多种大型设备,相关产品技术走在行业前列。特别是去年,研发的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虫情监测数据,获得了全国首张国家统一制式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像虫情监测设备,我们采用虫情识别模型和AI技术识别,准确率达85%以上,而水肥灌溉类的技术能够实现节水节肥,节水率提高30%,节肥率提高20%。”邱会学说。
针对新疆库尔勒香梨园的虫害特点,部署了智能虫情监测系统,农药使用量减少,防治效率提升50%;在江西上饶市茶叶主产区投入运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茶园用水量减少30%,肥料利用率提升25%,茶叶产量提高约15%;在河南、云南、四川等多地农业产区应用智能水肥一体机设备,实现节水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升25%,作物增产10%到15%……如今,中天宇信客户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
企业的底气来自过硬的知识产权和功能齐全的产品。目前,中天宇信研发人员占比50%,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为15%到20%,相继取得16项专利、70多项软件著作权,并形成“研发—转化—应用”的闭环模式,加速技术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中天宇信每个月都有新品发布,邱会学认为,企业要可持续性生产经营,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延长产品系列化链条,这也是中天宇信能立行业潮头的原因。凭借技术创新与产业深耕优势,今年6月,企业上榜山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7%,全年销售额预计5000万元左右。”邱会学表示,中天宇信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农业大数据安全共享、AI精准种植模型等前沿技术,助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与智能化转型。(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谢菁/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