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乳山市马石山绿意盎然,坐落于山脚的下石硼村,风光旖旎,流水潺潺,一派静谧安宁。然而,80多年前,侵华日军在周边制造的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已成为人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血泪记忆。

1942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马石山地势险要,是胶东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乳山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提供的史料显示,1942年11月23日,日军开始“收网”马石山地区,据幸存者回忆,此次“扫荡”,可谓“村村遭劫,户户蒙难”。
23日夜,部分日军在下石硼宿营,全村的禽畜被吃得精光,各村被抢走和糟蹋的粮食无法统计。日军还残忍杀害包围圈内的抗日军民:有村民一家八口和邻居一人藏在山洞内,日军发现后,立即向洞里发射燃烧弹,8人被烧死,只有1人幸存;一处采石坑内藏有60多人,被日军杀死50多人;有70多岁的村民,被日军用草苫卷起,从下部点火,一直烧至头顶;日军还将9名群众拴成一排,从前面对胸射击……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史料记载,23日至24日上午,日军在马石山及周围残杀军民500余人,马石山上尸骨遍野,宛若人间炼狱。
今年90多岁的下石硼村村民王绍安,是马石山惨案的亲历者。至今,回忆起那段往事,老人依旧热泪盈眶,嗫嚅着说:“不敢看电视里的战争片,心里害怕……”
血色记忆远不止马石山惨案。1938年3月28日至10月8日,日军入侵威海后,为控制文登、荣成、威海卫一线上的交通军事要地柳林村,残酷镇压当地抗日军民,三次血洗柳林村。1938年11月13日至14日,日伪军又制造了李家疃惨案,杀害无辜村民30余人,烧毁房屋117间。

今天,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永远不会被磨灭。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马石山十勇士”旗帜作为第一个英模方队的旗帜之一,在天安门前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千里之外,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会迎来大批参观者,怀缅惨案中殉难的同胞和牺牲的勇士。时空交叠,每一次纪念都在提醒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方能奋勇前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林/文 孙大伟/图 通讯员 倪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