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从市海洋发展局获悉,今年,我市放流虾、蟹、海蜇、海水鱼类等水产经济苗种超过15亿单位。
7月28日,高区农业发展局在双岛湾海域进行了第2批次增殖放流,10万尾黑鲷鱼苗游向大海。今年,高区计划增殖放流日本对虾3500万尾,黑鲷、许氏平鮋鱼苗30万尾,已陆续在小石岛海域、双岛湾、北海海域进行放流,剩余2个批次放流任务将在10月中旬完成。
今年,市海洋发展局优化监管方式,创新打造“智能计数+视频存证”双维监管体系,通过引入育苗记数器精准记录放流生物的数量,避免传统计数方式计量误差,确保每批次放流生物全部“有数可查”。同时,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对苗种计数、运输、放流进行全程录像,破解传统增殖放流监管“数量难核、过程难溯”的痛点。
“我市有90多个放流点,根据每个放流点的海域资源特点,选择适合的放流苗种。”市海洋发展局渔业与渔政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从目前已放流的效果来看,物种投入产出比实现1:17以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