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博聚威海・智惠未来”——AI赋能产业升级博士后校企对接学术沙龙活动举办

2025-08-1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8月7日,“博聚威海・智惠未来”——AI赋能产业升级博士后校企对接学术沙龙活动在威海市公共实训基地举行。


  活动由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威海人才协会、经区科技创新局承办,威海迪尚人才发展基金会、威海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威海市博士后联谊会协办,旨在提升我市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助力其数字化转型,适应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沙龙活动涵盖了前沿分享、政策解读、金融赋能、需求对接及文化体验等环节,搭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校企博士(后)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前沿分享 仿生科技引领方向

  活动邀请了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副院长郑龙为大家带来“多环境下肢运动行为智能测评系统”主题分享。他结合临床案例与工业场景,系统讲解了如何通过AI算法实现运动数据的精准捕捉与分析,从医疗康复到工业人机协作的跨界应用前景,为从事医疗健康与制造业的企业代表带来众多启发。“没想到AI在运动测评领域能有这么深的探索,我们企业正在布局智能康复设备,这个分享简直就是‘及时雨’。”一位医疗企业负责人边记录边感慨道。

  政策赋能 护航人才创新创业

  招商银行烟台分行李昱良经理现场分享了科创企业融资服务方案,系统介绍了专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的综合融资服务,涵盖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产品、投贷联动模式以及专属服务通道,为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梦想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
  在威海市博士(后)政策宣讲环节,项目资助、生活补贴等多个维度的支持政策,清晰传递了威海市对吸引、培育和用好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渴求与诚意。活动同时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进行了重点推介,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站及意向博士(后)群体积极参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威海地方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智慧碰撞 校企需求无缝对接

  沙龙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博士(后)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当前的研发项目,以及交流了项目需要对接的资源、产业化路径需求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企业代表则从产业端出发,精准提出了各自的技术需求与痛点,表达了强烈的校企合作意愿。讨论中,潜在的合作契机不断涌现,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为后续的实质性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动还邀请威海市公共实训基地老师为大家开展了古法香牌制作体验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与会者亲手调和香料、压制香牌,于缕缕馨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匠心精神。“原本以为学术沙龙会很严肃,没想到能在传统文化体验中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这种形式特别好。”一位博士后笑着说。
  这场沙龙活动,既是一次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更是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通过与博士(后)专家的交流,我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思路更清晰了,也找到了潜在的合作方向。”某企业负责人的感悟,道出了众多企业代表的心声。而在博士(后)们看来,活动让他们走出实验室,真切感受到了市场需求。“威海的产业基础与人才政策都很有吸引力,未来希望能在这里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下一步拟进站的博士杨亚楠说道。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坚实桥梁,更彰显了威海以人才驱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与魄力。未来,随着各类人才平台的持续发力,以及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威海必将谱写出更多创新发展的精彩篇章,“博聚威海·智惠未来”的蓝图也将更加绚烂夺目。(来源:威海人社发布)
  签审:王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