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作为“工业血脉”,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重大工程的推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一关键领域,日前,经区将标签标识规范作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的“牛鼻子”,通过小标签的精准发力,为电线电缆质量筑牢根基。
与此同时,经区联合省市技术专家和市场监管基层执法力量,创新“技术+执法”融合模式,针对标签标识存疑的产品实施精准抽样,采用监督抽查与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产品“标实相符”。辖区内的电线电缆在国家、省级监督抽查中,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实物质量安全可靠。
经区秉持问题导向,构建起“全域排查+精准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开展全覆盖式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生产、流通环节的电线电缆产品进行拉网式排查,着重检查厂名厂址、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强制性标识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与此同时,经区联合省市技术专家和市场监管基层执法力量,创新“技术+执法”融合模式,针对标签标识存疑的产品实施精准抽样,采用监督抽查与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产品“标实相符”。辖区内的电线电缆在国家、省级监督抽查中,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实物质量安全可靠。
经区将监管端口前移,从被动查处转变为主动引导,组织生产经营者参加质量安全责任约谈会,深入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关键标准中对标签标识的明确要求,并发放规范指引和政策明白纸,清晰界定企业主体责任边界。
“我们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出厂检验及标签标识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确保标识信息真实、准确、规范,筑牢质量安全第一道防线。”经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区借助“世界认可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在商超、社区设立咨询台,组织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现场授课,手把手指导消费者识别正规标签标识,揭露常见造假手段,普及维权渠道。
着眼于长效常治,经区将电线电缆标签标识规范要求深度融入日常监督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同时,实施动态追踪,建立问题企业台账,落实跟踪回访和“回头看”机制,确保整改到位,严防问题反弹。
“我们还加强与住建、工信等部门的协作,推动在产品采购、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共同把关,形成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阻断问题产品流入使用环节。”经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经区将继续深化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化质量技术帮扶,拓展宣传广度和深度,切实筑牢辖区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放心消费保驾护航。(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泽瀚)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