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经区构建职工素质提升体系,让工会力量融入产业血脉

2025-08-2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走进经区韩乐坊社区工会的职工书屋,一本本韩语书籍整齐排列,一场特别的“中韩读书分享会”正在进行。中方职工讲述着《平凡的世界》里的奋斗故事,韩国同事用母语轻声解读,文化在字句交融中悄然流淌。这温馨的一幕,正是经区总工会深耕区域特色、赋能职工成长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经区总工会深知,锻造一支懂产业、精技能、能融合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能。他们以“精准化服务、特色化培育”为轴,精心构建起一套“覆盖广、层次深、效果实”的素质提升体系,让工会力量真正融入产业血脉。
  锻造懂产业的工会“服务尖兵”
  “以前总觉得工会工作和生产一线是‘两张皮’,现在讲政策、剖案例,必须自己先吃透产业。”日前,在经区总工会“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中,参与海工装备专题分享的工会干部感慨说。
  今年以来,经区总工会依托“区—镇街—企业”三级工会架构,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参加“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采用“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现场答疑”模式,让工会干部在“讲中学、学中干”,练就了“懂产业、通政策、会服务”的真本领。
  对于新任工会干部,每两年一次的“定制化”提升班更是及时雨,课程紧扣经区产业布局,内容直击痛点,还专设“中韩职工沟通技巧”“劳资纠纷调解”等特色课程,用心打造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的工会“服务尖兵”。
  构建职工成长的活力“矩阵”
  “没想到周末还能学到这么实用的电工课!”日前,泓淋电力职工王力利用周末时间来到经区总工会的“工心学堂”充电,收获满满。
  时间碎片化?工会服务精准化!为帮助职工提升素质,针对企业职工“倒班多、时间碎”的特点,经区总工会创新采用“周末充电站”模式打造“工心学堂”。学堂课程设计“接地气、贴产业、融文化”,通过“职工点单+工会派单+专家接单”机制,已开设的60节精品课覆盖千余人,外资企业职工占比超20%,满意度高达100%。
  架起同频共振的“连心桥”
  在经区,书香工会建设被赋予独特地域色彩。25家职工书屋星罗棋布,其中韩乐坊社区工会的“职工书屋”特设韩语书籍专区,2000余册藏书成为韩国职工的精神家园。
  “工读书会”联盟培育的“中韩读书分享会”,通过“汉语故事+韩语解读”形式举办,吸引中韩职工共同参与,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温馨纽带。全年90余场读书活动中,韩乐坊社区工会的“餐饮文化读书角”累计服务中韩餐饮从业者500余人次。(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夏丽萍)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