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一位62岁的腰椎骨折患者因多项基础疾病被认定为“手术高危人群”,常规医疗条件下手术几乎不可能。来自山东的援青医疗团队成员苏庆坤(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与何吉亮(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迎难而上,通过精密协作,成功完成高难度手术,让患者重获站立希望。


病情复杂:高龄患者陷手术困境
一周前,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诊了一位62岁的腰椎骨折患者。检查发现患者不仅血压、血糖双双严重超标,还伴有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升高、脑钠肽及D二聚体显著增高等多种问题。患者因疼痛卧床不起,但长期卧床又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更多风险。
“患者家属手术意愿非常强烈,但当时手术风险极高。”山东援青医生、主攻急诊重症抢救的苏庆坤表示。麻醉科评估后认为患者血压控制不稳,手术耐受性差,不建议立即手术。
医疗协作:山东援青团队多学科攻坚
面对两难局面,山东援青医疗队没有放弃。由急诊重症、创伤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团队每日联合查房,针对性调整降压、降糖方案,密切监测肾功能、凝血指标及心功能变化。


苏庆坤一周来每次亲自查房,查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并亲自调整用药,经过一周的努力,患者血糖降至手术允许范围内,脑钠肽、D二聚体下降明显,但尽管经过一周精心调理,患者血压仍波动较大。但考虑到患者慢性病多发、不适合长期卧床的特殊性,医疗团队决定迎难而上。


“在高原地区开展此类高风险手术,是对技术、体能和团队协作的多重考验。”主修创伤手术的山东援青医生何吉亮说。他与队友多次组织全科讨论,最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生命护航:高原手术台上的“精准控制”
手术当日,苏庆坤亲自参与麻醉管理,在术中应用微量泵精准调控各种药物剂量,维持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平稳;何吉亮则与科室骨干共同实施手术。在整个团队密切配合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目前正在康复中。“感谢山东专家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患者家属激动地说。




援青答卷:齐鲁医者在高原书写担当
这场成功手术展现了山东援青医务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多学科协作能力。面对高原特殊环境和高风险病情,医疗团队没有退缩,而是以精湛技术和担当精神攻克难关。这次手术体现了齐鲁医者的仁心仁术,也展现了鲁青两地的深情厚谊。
据了解,山东省自开展医疗援青工作以来,已累计派出多批医疗专家赴海北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医疗服务,也为高原地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来源:威海卫健委)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仲 鹤
编辑:仲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