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临港区:深化锋领蔄商工程 以融合式共建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5-09-0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近年来,临港区蔄山镇聚焦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不深、企业党组织功能发挥不足、政企之间协同不畅等问题,积极探索深化“锋领蔄商”工程,通过创新组织设置、优化服务机制、强化发展赋能,构建党建引领、商会搭台、多方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商会会员企业增至41家,促成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商会获评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

  创新组织体系,由“松散联结”转变为“融合共建”

  针对商会党建“山多峰少”、组织覆盖薄弱、党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蔄山镇党委以强化政治引领为核心,重塑组织架构,实现全域党建力量整合与深度融入。构建联合党委统领格局。2021年6月,成立“锋领蔄商联合党委”作为龙头,有效整合商会党委、商圈党支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镇域内31个基层党组织、205名党员力量,实现统一归口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等机制,将商会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商会工作全过程。深化两个覆盖清零机制。对商会41家会员企业进行全面系统摸排,严格遵循“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近年来新组建企业党支部15个,切实提升党的组织覆盖质量。同时,依托企业实体党支部和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强化源头培养,储备入党积极分子40余名,发展党员19名,持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基础。推动党建深度融入治理。全面推行“党建入章”,编印《商会非公党建工作手册》,明确党组织在商会企业中的设置形式、法定地位、职责权限,以制度化形式保障党对商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常态化“政企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核心事项,组织政企双方共同研究商讨,有效破解会员企业间沟通不畅的难题,促进资源整合、协同发展。

  优化服务机制,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赋能”

  聚焦企业实际需求与服务痛点,蔄山镇着力搭建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平台与机制,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赋能。打造集成化服务阵地,构建全域覆盖、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党建服务圈。在乐福商圈高标准建设“锋领蔄商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集便企服务、直播带货等多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串联镇党委党校、山马记忆馆等13个开放式活动基地,形成覆盖全域的资源网络,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党建服务圈”,让企业就近就便享受优质服务资源。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的诉求解决闭环。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示范引领作用,在威达机械、佳赛体育等重点企业精心打造5处“先锋书记工作室”,直接面向企业和员工现场受理各类诉求,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完善“党建引领、商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明确由商会根据企业需求“吹哨”,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报到”,构建起全方位、高效率的协调服务响应闭环,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建强专业化服务队伍,锻造能力过硬、素质一流的全能型骨干力量。统筹整合区、镇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力量,设立“商会蔄意办”,安排人员定期轮值坐班,并创新开展“常务办公会走进企业”活动,将会议开到一线,现场解决问题。同时,探索建立“商会一家亲”活动机制,定期组织会员企业开展企业家沙龙、商会大讲堂等共建共享活动,促进企业间经验交流、思想碰撞与情感融合,有效增强商会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强化发展赋能,由“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共赢”

  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和资源整合优势,蔄山镇积极推动会员企业抱团发展、产业链条延伸和乡情回归,驱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健全“会员互助”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商会党委的组织协调作用,结合每月遍访企业活动,动态更新完善会员企业供需资源清单。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组织实地走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会员企业间的沟通联络与信息互通,精准匹配供需双方,积极搭建合作共融、抱团发展的平台。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双清单管理机制,通过开展“三问三送”(问需、问计、问效,送政策、送服务、送信心)专项行动,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痛点、堵点问题,优化发展环境。推行“以商招商”精准模式。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重点发挥威达机械等龙头企业的强大牵引力,精准锚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建立健全商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保障。2025年上半年,共储备在谈项目5个,预计年产值可达1.6亿元。同时,积极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如新型外置电梯配套、环氧热熔胶预浸布两个项目已于3月底顺利投产,预计年产值达3.15亿元以上,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激发“乡情招商”内生动力。锋领蔄商联合党委积极发挥情感纽带作用,主动联络引导在外发展的本土企业家情系桑梓、回蔄投资兴业。通过组织本土企业家组团回镇考察、举办恳谈会等形式,展示家乡发展机遇和营商环境,增进了解,达成投资意向。成功案例包括招引山东前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空调制造项目以及环氧热熔胶预浸布项目回镇发展,不仅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更在商界接续发扬了蔄山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蔄山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来源:威海社会工作)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