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草庙子镇:以文化人,共建社区“文化圈”

2025-09-13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在社区书院感受文字之美、阅读之乐;在社区活动室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社区公益课堂挥毫泼墨、传唱国粹……这些,都是临港区草庙子镇各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草庙子镇立足各社区特色,结合居民文化需求,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明创建聚力赋能。

  居民参与,让文化认同“强起来”

  临港区草庙子镇将文化社区建设的工作核心由“代劳”向“赋能”转化。积极发掘和培育社区内的“文化传承人”等骨干力量,鼓励居民从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传播者。


  天亿社区创新服务形式,将常规课程升级为文墨鉴赏,通过“培训+鉴赏”模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居民主动参与进来,文化志愿者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幅幅飘逸洒脱、苍劲有力的作品跃然纸上,现如今,每月的书法课堂成为天亿社区备受追捧的“文化课”,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势头不减。

  开设课程,让文化内涵“强起来”

  为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内涵,草庙子镇聚焦居民需求,联动镇域内专业文化力量,赋能社区文化建设,激发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走进林泉社区文化书院,每周开展的京剧、吕剧、舞蹈、声乐、器乐等多种公益课程,让居民生活有“文化味”。书法室内墨香四溢,老师执笔示范居民临摹静习,墨香间流淌着文化传承;国粹文化室内“京剧票友集结”“吕剧文化传承”如火如荼,让群众不出家门过足“戏瘾”;舞蹈教室则是跃动的海洋,伴随着明快节奏,男女老少舒展肢体,汗水与笑容交织成文化新场景。

  文艺创作,让文明创建“强起来”

  在草庙子镇,有一群穿梭于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银发力量”,他们由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把“烦心事”唱成“文明曲”,是流淌在各社区里的一股“文化清流”。


  以马理玉、柳秀娟等人为主的文艺团队近年来作品不断。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这支活跃在群众中的“银发力量”发现居民对文艺创作情有独钟,结合农村、社区实际,将基层治理的道理通过作品创作出来,将居民的“烦心事”搬上舞台,改编成一个个原创快板、合唱歌曲、情景剧表演等,演出过程中和居民展开趣味互动,产生了《移风易俗听我讲》《老干部志愿服务做得好》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赢得居民一致好评。(来源:今日草庙子)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