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登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目前已形成汽车机电、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健康食品、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省级“无废机关”创建为契机,聚焦“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采购、垃圾分类”等关键环节,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全过程,通过科技赋能和精细化管理,系统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无废机关”建设新路径。
组织引领机制创新,绿色办公彰显实效
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亲自挂帅,一名党工委委员专职协调,建立了清晰的责任体系与联动机制。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不仅在决策中强调绿色导向,更在行动中践行绿色办公,为全体员工树立了鲜活的行为标杆。值得一提的是,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坚持每季度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全面研判进展、协调解决难点,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稳步推进,这种强有力的顶层推动为“无废机关”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绿色办公的具体实践中,管委会推出一系列创新措施,成效显著。在用电管理方面“软硬兼施”,通过宣传引导干部职工养成随手关灯、人走电断的良好习惯,切实减少待机能耗;同时投入资金完成硬件改造,将办公区439盏传统灯具全部更换为智能节能灯,并配套引入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这一系列举措效果立竿见影:2024年,管委会机关用电量较2023年下降11.3%,从94.8万度降至84.1万度,节能降碳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仅如此,在文印管理方面,管委会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通过建立打印登记及用量分析机制、设置醒目的双面打印提示、全面采用再生纸张等综合手段,有效约束纸质资源消耗。数据显示,单位纸张使用量同比减少38.6%,双面打印率达到99%以上,办公用品采购成本也相应降低13.6%,实现了经济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在行政接待工作中,管委会同样贯彻绿色理念,彻底淘汰一次性纸杯,全面改用可重复清洗消毒的陶瓷杯、玻璃杯等器皿,并通过持续宣传引导,带动工作人员和来访宾客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最终实现一次性用品“零使用”。此外,通过全面检修和升级用水设施、加强日常管网巡查与管理,2024年用水量同比降低9.8%,从5.71万立方米下降到5.15万立方米,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这一系列扎实且具有创新意义举措的绿色办公新模式,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不仅体现了管委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彰显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意识与责任担当。
制度建设保障有力,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制度建设是确保“无废机关”创建行稳致远的坚实根基。管委会从机制设计入手,系统构建了一套覆盖节能降耗、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关键领域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强化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行为,管委会不仅筑牢了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更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无废机关”建设走深走实。

在制度的有力牵引下,绿色出行作为“无废”建设的关键一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管委会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推动交通体系低碳转型。政策层面,通过出台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购置新能源汽车,严格规范公务用车采购优先选择新能源车型,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在机关内部的占比;设施层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办公区及周边建设了1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保障自用基础上向社会开放共享,极大便利了周边市民和通勤群体。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干部职工新能源汽车私有率已从36.5%跃升至58.7%,配套设施的完善为新能源车的推广提供了关键支撑。
更引人注目的是,管委会勇于创新应用场景,率先在文登区利用闲置屋顶资源2100平方米,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总装机容量231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年发电量预计可达30万度,年节约电费约11万元,不仅在实质上降低了行政能耗成本,更是以创新实践树立起区域绿色能源转型的示范标杆。
随着绿色出行软硬件环境的全面提升,“135”出行理念已在干部职工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通勤,这一转变既显著降低了碳排放,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也促进了员工身心健康,实现了环保与健康的双重收益。如今,绿色出行已成为文登经济开发区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生动折射出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实践中的深厚生命力。
精细管理全面推进,绿色体系助力转型
在日常运行中,文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精细化管理视为实现源头减量与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系统推进节能、节水、餐饮优化与垃圾处理等多维度举措,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的绿色运行体系。

在节水改造方面,管委会对办公区内24处卫生间及洗手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共计安装节水龙头、感应冲水器等新型器具126个,从硬件基础上杜绝浪费。与此同时,每日巡查机制保障了用水设施处于最佳状态,漏水问题得以及时修复,“长流水”现象彻底成为历史。每一处细节的完善,都在无声中传递着珍惜资源、践行责任的绿色理念。
面对空调系统这一能耗重点,管委会严格执行季节性温控标准——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并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下班前提前关闭中央空调,有效杜绝无人时段的能源空耗。通过年度清洗与维护保障设备高效运转,持续提升能效水平。科技赋能不仅让节能更加精准,也更贴合人性化需求。
食堂管理同样全面贯彻绿色理念。管委会优先采购本地、当季食材,缩短供应链碳排放,并不定期优化菜品搭配,从源头上减少浪费现象。节能灶具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的投入使用,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确保油烟排放持续达标。一日三餐之中,低碳健康的饮食文化正在形成。
垃圾分类作为衡量环保意识的重要标尺,获得管委会高度重视,在机关食堂专门设置分类投放点,细致区分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并安排专人现场引导,确保分类准确。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不仅在食堂,也在办公区与公共区域自觉践行分类要求。此外,管委会与专业机构合作,推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赋予可回收物新的生命,构建起从“随手分”到“循环用”的完整绿色链条。
从精细管理到全员参与,从技术升级到行为自觉,管委会通过系统性的源头减量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和排放,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出深厚的低碳环保机关文化。垃圾分类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日常行为习惯;节能减排也从外在的制度约束,转变为干部职工内在的价值追求。
宣传教育浸润人心,绿色文化落地生根
为凝聚起共建绿色、低碳、环保办公环境的强大合力,管委会将宣传引导与教育动员作为推进“无废机关”建设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布局、广泛发动与形式创新的主题活动,使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融入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绿色办公新风尚,在这里已蔚然成风。
管委会积极搭建多维宣传矩阵,充分利用内部网站、政务平台、宣传栏等载体,持续发布《勤俭节约倡议书》,详解“无废机关”创建目标与举措,普及环保知识,分享节能技巧,提供分类指南,不断强化全员环保意识。同时,依托每年超过20场、覆盖逾1000人次的专题培训与学习交流,干部职工对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深化,行动自觉与使命担当显著增强。
为营造浓厚氛围,开发区还精心策划并定期推出“绿色办公周”“低碳出行日”“垃圾分类宣传周”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主题展览、趣味竞赛等多元形式,寓教于乐、融教于行,将“无废”理念从口号转化为切实行动。此外,管委会广泛征集干部职工对节能减排、绿色办公的意见建议,并对优秀提案予以采纳和激励,极大激发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节能理念同样浸润在办公环境的细节管理中。例如,根据季节更迭与日照变化,对办公楼外围草坪灯实施智能定时控制,真正做到“该亮则亮,该熄即熄”,使节能意识穿越昼夜,于细微之处彰显绿色担当。
随着工作的持续深入,管委会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得到普遍提升,对“无废机关”创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形成高度共识。绿色低碳已从倡议转化为习惯,从理念沉淀为文化。
“无废机关”不仅是一项创建行动,更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理念,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文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和氛围营造,真正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未来,管委会将继续深化“无废机关”建设成果,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发区注入持续而深厚的绿色动力。(一审:暖暖 |二审:斐斐|三审: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