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威海市立医院:多学科协作筑牢生命防线 10岁触电重症患儿成功获救

2025-09-2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近日,威海市立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通过高效联动、精准施救,成功救治一名因触电致心脏骤停的10岁重症儿童。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家属专程送锦旗致谢,高度肯定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与责任担当。
  8月某日,该名10岁儿童意外触电后突发心脏骤停,经现场初级急救后,由外院救护车紧急转运至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入院查体显示,患儿呈深度昏迷状态,指尖氧饱和度持续偏低,颅脑及肺部CT检查提示存在脑水肿、肺水肿症状,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险情当前,医院立即启动急危重症救治应急预案。医院领导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行政总值人员、医疗总值人员赶赴现场统筹调度,同步启动院内多学科会诊机制。经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等核心科室专家联合评估,确定将患儿收住ICU实施进一步抢救。随后,急诊科医护团队迅速为患儿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在多学科医护人员协同护送下,患儿安全转入ICU病房,为后续救治赢得关键时间窗口。


  患儿入ICU后,昏迷状态未改善,病情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为制定科学精准的救治方案,医务科再次牵头组织急诊科、烧伤科、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心内科、肾病科、影像科等多科室专家开展联合诊疗,结合患儿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敲定涵盖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水降颅压等在内的综合救治方案。
  同时,为提升救治精准度,医院紧急对接省立医院,申请儿内科、儿神经内科、儿烧伤科专家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省级专家通过病例分析、实时研判,为救治方案优化提供专业指导。
  救治期间,医护团队严格落实诊疗方案,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儿科专家坚持每日进入ICU参与联合查房,根据患儿意识状态、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动态调整用药剂量与治疗策略,有效防范电击伤可能引发的多器官功能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经过近三天的全力救治,患儿病情实现突破性好转,患儿意识成功转清,自主呼吸功能逐步恢复,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
  考虑到患儿年龄较小,ICU医护团队特意将其转移至单间病房,同时联合患儿父母开展心理疏导,通过陪伴安抚、正向引导,有效缓解患儿因重症救治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为康复创造良好身心环境,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符合转科指征,顺利转入儿科接受后续康复治疗。
  经一段时间系统康复护理,患儿各项功能恢复良好,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回归家庭。
  9月19日,患儿父母专程来到医院重症医学科,将一面印着感谢话语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从孩子危急入院到转危为安,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担当,多学科协作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家属动情地表示。同时,家属对医院高效的急救响应、精准的诊疗方案及温暖的人文关怀给予高度赞扬。
  此次重症患儿成功救治,不仅检验了市立医院在急危重症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复杂病症救治中的核心优势,为今后同类重症患儿救治积累了宝贵临床经验,也为提升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提供了有力参考。(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