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突然感觉心脏部位有刺痛感,想问问是怎么回事?”近日,在环翠区温泉镇小庄村卫生室里,村民赵唐英坐在诊疗桌前,向医生焦急地描述着身体不适。以往出现类似症状时,她都要麻烦子女陪同,奔波20公里前往市区医院就诊,如今在家门口的卫生室,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听到赵唐英的话,卫生室医生立即询问:“每次发病持续多长时间?”“能有几秒吧,十几秒的样子……”赵唐英回答道。考虑到她有冠心病病史,医生第一时间启动了远程会诊系统,与威海卫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曲兵兵建立连接,让上级专家通过屏幕为赵唐英进行诊断。
根据初步诊断,医生建议赵唐英进行心电图检查。借助环翠区覆盖全区的远程心电系统,她的心电图数据被实时传输到威海卫人民医院心电网络诊断中心。中心内,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心电图波形,结合赵唐英的冠心病病史和日常用药情况展开细致分析。很快,远程会诊医生就给出反馈:这种不适大概率是情绪波动引发的生理性反应,目前无需过度担忧,后续注意情绪调节和定期监测即可。
这样的便利医疗服务,源于环翠区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持续投入。近年来,环翠区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为为民实事重点项目,依托环翠区医院集团,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搭建起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信息平台,完成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扩建工程,并购置CT、B超等医疗设备285台;同时投入500余万元,对53处村卫生室开展“五有三提升”改造,新增康复理疗、智慧随访等设备78套,彻底改变了基层医疗设备落后的局面。

听到赵唐英的话,卫生室医生立即询问:“每次发病持续多长时间?”“能有几秒吧,十几秒的样子……”赵唐英回答道。考虑到她有冠心病病史,医生第一时间启动了远程会诊系统,与威海卫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曲兵兵建立连接,让上级专家通过屏幕为赵唐英进行诊断。
“今天早上觉得心脏不太舒服,到卫生室来看一看。这里有远程会诊,能让市里的医生帮忙看,特别方便。要是以前,还得开车,30多分钟才能到市里找医生。”诊疗结束后,赵唐英感慨道,言语间满是对便利医疗服务的认可。


根据初步诊断,医生建议赵唐英进行心电图检查。借助环翠区覆盖全区的远程心电系统,她的心电图数据被实时传输到威海卫人民医院心电网络诊断中心。中心内,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心电图波形,结合赵唐英的冠心病病史和日常用药情况展开细致分析。很快,远程会诊医生就给出反馈:这种不适大概率是情绪波动引发的生理性反应,目前无需过度担忧,后续注意情绪调节和定期监测即可。
据了解,目前环翠区4处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村卫生室的患者心电图,都能实时共享至威海卫人民医院心电网络诊断中心。“我们收到基层医院发送的心电图后,会第一时间出具报告。如果遇到急性心梗、快速性心律失常这类危急重症患者,系统会自动提示预警。我们会立刻联系心内科专家做好准备,为患者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威海卫人民医院电生理科主任鞠华敏介绍,远程心电系统的高效运转,让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样的便利医疗服务,源于环翠区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持续投入。近年来,环翠区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为为民实事重点项目,依托环翠区医院集团,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搭建起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信息平台,完成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扩建工程,并购置CT、B超等医疗设备285台;同时投入500余万元,对53处村卫生室开展“五有三提升”改造,新增康复理疗、智慧随访等设备78套,彻底改变了基层医疗设备落后的局面。
“现在,全区所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与二级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功能。2025年,全区远程影像、心电诊断总量超过2.6万例。”环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向阳表示,环翠区正以医共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通过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患者留得下、基层接得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上级医院同质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林慧芹)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