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威海好人榜

陈港前:三入怒海践初心 青春担当映警徽

2025-10-17 编辑: 史秀英

        陈港前,男,1996年8月生,山东威海人,威海经开区皇冠派出所辅警。

        怒海三跃:以生命赴使命的生死时速

        威海的海,时而温柔如绸,时而汹涌如虎。当生命在浪涛中摇摇欲坠时,陈港前总是第一个向着危险逆行。

        2022 年 7 月 4 日的午后,海上公园的海风裹挟着焦虑。一名女子坐在海边围栏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翻涌的浪花,手腕上的伤痕触目惊心。陈港前随民警赶到现场,轻声靠近试图沟通,可家庭矛盾的阴霾让女子拒绝所有劝解。“你们别过来!” 女子的嘶吼刺破空气,陈港前当机立断,示意同事继续言语安抚转移注意力,自己则猫腰绕到女子身后。就在女子分神的刹那,他伸手欲将人拉离危险地带,不料女子突然挣脱,像一片落叶般坠入海中。

        “扑通!” 几乎是女子落水的同时,陈港前也纵身跃入。海水冰冷刺骨,腰间的出警装备、口袋里的通讯设备瞬间灌满海水,沉甸甸地拽着他下沉。女子在海中彻底慌了神,双手胡乱挥舞,好几次差点将陈港前拖入水底。他咬紧牙关,一边用尽全力抓住女子衣领防止其呛水,一边贴着她耳边大喊:“别怕!我拉你上去!” 浑浊的海水灌入鼻腔,手臂因过度用力而青筋暴起,陈港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硬生生将女子拖拽到岸边。当群众伸手将两人拉上岸时,他浑身湿透,警服紧紧贴在身上,却第一时间查看女子的状况,直到确认对方安全,才长长舒了口气。围观人群中响起的掌声,成了那天最动人的旋律。

        仅仅两个多月后的 9 月 20 日,同样的海岸,再次上演惊心动魄的救援。一名女子坐在海边石阶上,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声称要了结生命。陈港前携带救生圈赶到时,女子已经处于失控边缘,不许任何人靠近。他放缓脚步,声音放柔:“大姐,有啥难处咱们慢慢说,别跟自己过不去。” 就在女子眼神稍有松动的瞬间,陈港前箭步上前,可女子反应极快,转身就跳入海中。他来不及多想,紧随其后跃入水里,双臂牢牢环住女子的腰。女子拼命挣扎,双脚在水中乱蹬,陈港前的手臂被划出几道血痕,却始终没有松开。在岸边同事和群众的合力协助下,女子终于被救上岸。事后,女子家属捧着现金前来感谢,陈港前却摆了摆手:“这是我该做的,只要人没事就好。”

        时间来到 2024 年 4 月 21 日,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再度开启。上午 10 时 50 分,报警电话急促响起:“海边有人落水了!一动不动!” 陈港前和同事携带救生设备,踩着警灯闪烁的节奏冲向现场。远远望去,一名女子面朝下趴在水面上,海浪不断将她往深海推送。“快!” 陈港前大喊一声,跨过护栏纵身跃海。冰冷的海水瞬间浸透衣物,他奋力摆动双臂,以最快速度游到女子身边,一手托住其下颌保持呼吸畅通,一手划水向岸边前进。此时女子已失去意识,身体沉重如铅,陈港前拼尽全身力气,在消防人员和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将人抬上岸。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他又马不停蹄查询女子信息、联系家属,得知女子有抑郁症病史,且因救援及时已脱离生命危险时,他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三次跳海,三次与危险交锋。陈港前不是不知海水的冰冷、暗流的汹涌,可每当看到生命濒危,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下来!” 这份毫不犹豫的勇气,源于他对 “人民公安为人民” 的深刻践行,更源于一名青年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

        勤学苦练:以本领护平安的坚实根基

        见义勇为,从来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积累的底气。在陈港前看来,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危急时刻护群众周全。自加入公安队伍那天起,他就把 “学习” 二字刻在心头,用日复一日的努力,打磨守护平安的 “利刃”。

        政治理论学习上,他从不含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公安工作论述》等书籍,他翻了一遍又一遍,重要章节还标注笔记、写下心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是要落实到每一次出警、每一件小事里。” 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用行动践行着。通过不断学习,他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持续提升,始终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在面对诱惑、危险时,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业务技能训练中,他更是肯下苦功。作为治安岗位辅警,接处警、化解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都是必备技能。为了尽快上手,他天天跟在老民警身后 “取经”,学习如何与情绪激动的群众沟通,如何规范记录案情,如何在复杂场景中稳定局面。下班后,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反复琢磨接处警流程,模拟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久而久之,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技巧:面对纠纷,先倾听再疏导;遇到危急情况,先稳控再处置。

        从业8 年来,他值班接警 800 余天,协助民警处理各类事件 1700 余起,从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这份 “零投诉” 的成绩,是他用汗水换来的肯定。因表现突出,他刚入警就被选入经区公安分局国旗护卫队,挺拔的身姿、标准的动作,展现着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2021 年、2022 年,他代表经区分局参加市局红蓝对抗比赛,为了不辜负团队期望,他每天提前 1 小时到场训练,反复打磨战术动作,最终助力团队取得优异成绩。二十大安保期间,辖区校园反恐应急演练的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手把手教学校安保人员使用防暴器械,细致讲解应急处置流程,从如何快速反应到如何保护学生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耐心示范。“多练一次,遇到危险时就多一分保障。” 他的认真负责,让校园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如今的陈港前,早已从当初的 “新手” 成长为业务过硬的 “行家里手”,而这份扎实的本领,正是他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最大底气。

        忠诚履职:以初心暖民心的为民情怀

        穿上警服,肩上就扛起了责任;走进群众,心中就装满了牵挂。除了危急时刻的见义勇为,在日常工作中,陈港前更是用一件件小事,温暖着辖区群众的心,让 “为民情怀” 在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陈港前始终活跃在出警巡控、社区警务的第一线,先后多次配合民警处置复杂敏感事件 110 余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60 余人,服务群众做好事 40 余人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2022 年 8 月的一天,皇冠派出所接到报警,称长峰十八超市附近有一名妇女举止异常,长时间在门口徘徊。陈港前随民警赶到现场,只见女子浑身沾满灰尘,身上散发着异味,眼神涣散。他没有丝毫嫌弃,递上矿泉水,蹲在女子身边耐心交流。女子说话颠三倒四,他就一点点捕捉有用信息,终于从只言片语中得知了女子的姓名。回到派出所后,他立刻上网查询比对,很快核实了女子身份,并联系上她远在烟台的丈夫。原来,女子患有精神障碍,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十天前离家出走,家属在烟台报警后一直没有消息。由于女子情绪不稳定,陈港前就守在她身边,陪她说话、给她买饭,这一陪就是近五个小时。直到傍晚,家属匆匆赶到派出所,看到安然无恙的亲人,紧紧握着陈港前的手泣不成声:“太感谢你了!要是找不到她,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陈港前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帮迷路的老人找到家,给丢失身份证的群众加急协助办理临时证件,为邻里纠纷调解到深夜…… 他从不觉得这些事 “小”,反而认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每当看到群众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一句真诚的 “谢谢”,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奉献。29 岁的陈港前,用三次跃海救人的壮举,诠释了 “见义勇为” 的真谛;用勤学苦练的坚持,夯实了守护平安的根基;用扎根基层的奉献,书写了为民服务的答卷。他就像一颗平凡的 “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更像一面鲜明的旗帜,引领着新时代青年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威海经开区的海岸线上,他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份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的担当,将永远闪耀在警徽之下,温暖着更多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