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威海好人榜

刘双磊:医者仁心勇担当 巧施援手显本色

2025-10-17 编辑: 史秀英

        刘双磊,乳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

        2025年4月5日,清明假期返程高峰的夜晚,晚上7时许,一声尖锐的刹车声骤然划破乳山市大孤山镇宁静,一场轿车与行人相撞的交通事故发生了。刚刚结束一天工作、正与家人驾车返回老家的乳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刘双磊,恰巧途经事发地点。透过车窗,刘双磊敏锐地察觉到前方约五十米处的异常:一名行人俯卧在道路中央,事故轿车驾驶员惊慌失措。职业的本能让刘双磊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示意家人停车,“不要慌,我是医生!”他一边高声稳定现场情绪,一边快步奔向伤者。

        来到近前,刘双磊发现伤者面部有明显擦伤,神情痛苦,反复诉说:“我的腿动不了,好疼……”血迹正从伤处渗出,左小腿已呈现明显的肿胀和畸形。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刘双磊迅速做出初步判断:伤者极有可能为左小腿骨折。他深知,骨折部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固定,极易发生二次损伤,可能加重病情。“不要怕,坚持住!有我在。”刘双磊一边沉着冷静地检查伤情,一边安抚着伤者。然而,事发现场缺乏任何专业的医疗救护器材。时间就是生命,伤情不容等待。刘双磊环顾四周,急切地寻找可用的替代品。他立即跑回自家车内仔细搜寻,目光最终落在一副闲置的羽毛球拍和一个红色塑料袋上。灵光一闪,他果断拿起这些日常物品,转身快步回到伤者身边。

        “我现在帮你固定,要是疼就喊出来。”刘双磊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羽毛球拍调整到适合支撑和固定左小腿的位置,并用柔软的塑料袋进行必要包裹,以增加舒适度避免硬物直接接触皮肤。接着,他仔细撕扯塑料袋制成简易的固定绳带,开始环绕球拍与伤腿进行缠绕固定。整个过程,他的动作轻柔而稳健,密切观察伤者的表情反应,确保固定力度恰到好处。完成后,刘双磊继续轻拍伤者肩膀,给予心理支持:“再坚持一会儿,救护车马上就到,你会得到专业救治的。”这句朴实的鼓励,如同暗夜中的微光,传递着生的希望与温暖。

        大约十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刘双磊清晰、准确地向随车急救医生交接了伤者的基本情况、自己的初步判断以及已实施的临时固定措施,并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平稳转移至救护车内。直到目送急救车驶离现场,才默默离开了现场。

        事后,当被问及当时的想法,刘双磊回答:“看到伤者倒地,第一反应就是上去帮忙。当时情况紧急,身边没有专业器械,情急之下想到用羽毛球拍和塑料袋进行临时固定,核心目的是防止二次伤害。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刻在骨子里的职责,看到有人受伤倒地,我肯定要上前,这是本能,也是责任。”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医者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对职业的敬畏心。

        在乳山市人民医院,刘双磊医生是同事和患者眼中公认的“较真”医生。深耕疼痛科诊疗领域多年,他对待每一例患者都极度负责,从复杂的慢性疼痛管理到细致的术后康复指导,始终坚持亲力亲为,注重每一个诊疗环节的精准与优化。他尤其重视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打磨应对突发状况的技能。同事评价他:“双磊处理病情时特别沉稳、果断,总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这种素质在紧急情况下显得尤为可贵。”

        刘双磊医生路遇危难、挺身而出、巧施援手的感人事迹,经央视新闻、CCTV2财经频道、CCTV13新闻频道等权威媒体深入报道后,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健康中国”、“央广网”、“今日头条”等近百家具有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和网络平台相继转载报道。#医生用羽毛球拍和塑料袋救人# #医生下班路上一招救人# 等话题接连登上网络热搜榜,累计阅读量超过710万次,成为正能量传播的焦点。

        广大网友纷纷通过留言表达由衷的敬佩之情:“就地取材,用羽毛球拍做固定,太机智了!这背后是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临危不乱的勇气,专业和担当都是满分!”“平凡瞬间见证伟大善举,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应该追捧的明星!”许多医疗行业的同行更是感同身受:“看到伤者的瞬间,职业本能就会驱动我们上前,刘医生的行为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也让社会大众更直观地看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与担当。”

        刘双磊在危急关头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勇敢担当,不仅成功为一名陌生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更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社会正气,彰显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职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