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山市乳山口镇南唐家村,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的身影是晨曦中一道温暖的风景。
他就是马述谦,一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却从未磨灭他作为共产党人的赤诚与坚韧。二十一年来,他以超越血缘的孝悌之情和始终如一的党员本色,在平凡生活中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2004年,马述谦的兄长不幸因病去世,留下了无儿无女、孤苦无依的嫂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秉承“长嫂如母”的传统美德,毫不犹豫地对妻子说:“哥哥走了,嫂子就是我们的至亲,照顾她是我们的责任。”妻子深明大义,全力支持。从那时起,马述谦夫妇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嫂子的重任,这一坚持,就是二十一个春秋,七千多个日夜。
起初几年,嫂子身体尚可,马述谦便常携妻儿前去探望,送去生活用品,陪她聊天,帮忙打理家务。小小的院落因这份不间断的亲情而充满暖意,渐渐驱散了嫂子心中的孤寂。随着年事渐高,嫂子陆续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视力也因严重眼疾几近失明,生活难以自理。面对日益沉重的照料压力,马述谦以加倍的耐心和细致回应:“有我们在,您就放心吧”。
从此,无论风雨寒暑,村里人总能看到温暖的一幕:每天中午,马述谦或妻子都会准时从村里的“暖心食堂”为嫂子打回热腾腾、软烂可口的饭菜。他们不仅关心嫂子吃得是否合口,还主动收拾碗筷、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将院落整理得干净整洁,为失明的嫂子营造了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这份持之以恒的孝心,如涓涓细流,默默滋润着嫂子的晚年。邻里乡亲深受感动,纷纷称赞:“马述谦一家心地善良,是咱们身边的好榜样!”
马述谦的可贵,不仅在于孝悌齐家,更在于他始终不忘党员身份,将初心使命融入服务乡亲的实际行动。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也是乡村建设中一棵不老的“常青树”。虽年事已高,他始终积极参与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和各类公益活动,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接地气的建议。在志愿服务中,他总是走在前列:寒冬扫雪,他带头先行;夏日整治环境,他汗流浃背。村干部体谅他年长家事多,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是一名党员,能动就要干。为大家做点事,心里踏实。”他用最朴实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马述谦用54年的党龄和21年的亲情守护,在孝老爱亲与无私奉献的人生答卷上,写下了无愧于时代的动人篇章。他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朴实无华的行动,彰显了人间真挚深厚的亲情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