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深入一线摸实情,登门入企送政策,主动问诉解难题……记者从市重点企业培育工作指挥部获悉,企业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持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效,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需求2800余个。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牢固树立“大抓经济”鲜明导向,我市于2023年启动企业大走访活动,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通过“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
当活动逐步走向深入,服务企业的效能也在持续提质升级。今年,我市聚焦创业孵化、增资扩产、筹备上市等企业关键发展节点,指导分包干部主动登门问诉,并作为“首问负责人”对企业诉求全程跟踪协调,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在瑞沐精工注塑车间,30多台自动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这一高标准车间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投产,只用了10个月。“分包干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急需新上高标准车间项目,以满足客户订单。”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了解企业需求后,分包干部第一时间下沉企业,在项目土地审批、规划许可过程中给予全链条助企代办。“极速服务”下,企业发展持续向好,眼下已经拿下宝马、大众、惠普、戴尔等高端客户的新产品订单。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问诉”,“专属管家”成为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后盾。近年来,我市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与分包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渠道,收集解决企业问题。企业反馈问题办结率和回访满意度均达到99.9%,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服务企业全覆盖,我市在全省创新采取“市级领导重点分包+市县部门专业分包+乡镇街道网格分包”三级联系分包企业模式,分层联系帮包服务全市10万余家全量活跃企业,并将现场执法同步作为服务企业、开展行政指导和合规引导的过程,实现执法成效和服务企业水平的“双提升”。
文登区珠海路旁,一座四层立体停车场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共享停车场”即将于月底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天润工业、山汽(威海)等周边企业的停车难题,而建设的契机,正来自于“执法+服务”凝聚的助企合力。
“我们在对周边进行违停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车辆违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停车位设置已不能满足周边企业员工需要。”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文登大队工作人员介绍,为此,大队主动联系文登经济开发区,协调附近企业,政企合力谋划建设这一立体停车场,为企业留下1300多个停车位,推动“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新建停车场为企业员工带来极大便利,开发区管委还专门修建了通道。看着停车场从无到有,大家都满怀期待。”山汽(威海)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更好收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我市还上线“智能走访平台”,实现企业诉求线上提交、智能流转、限期办理、超时亮灯督办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搭建“威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为企业推送最新的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目前,平台已上线资金申报项目373项,“免申即享”和“快申快享”项目25项,累计为538家企业拨付财政直达资金1亿多元。(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匙亮 通讯员 丛劭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