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10月28号,威海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走遍威海看‘三秋’”大型直播报道,全景展现我市秋收、秋种、秋管各环节的现代农业图景。
百亩良田“机”收忙 减损增效保归仓

记者冯兵: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文登区泽头镇的玉米田地,可以看到,身后此时此刻有两台加长筛板履带式的收割机正在对玉米进行收割作业。刚才跟司机交流了一下,这台机器它一天大概能够收获100亩地的玉米。
今年威海市秋粮种植面积达114.8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3.22%。
文登市千千家庭农场农场主于进海:这一片有1000多亩地,已经收获了500多亩了。
记者冯兵:今年种植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品种?它的收获情况会怎样?
于进海:现在收割的这一块种的是鑫锐25,它容重高、脱水快、营养丰富。因为咱们威海这边前期的时候干旱,后期的时候下雨,这个地都经过水肥一体化,所以看籽粒饱满。高产量,自己测了一下亩产能达到1600多斤。
智能烘干“慧”减损 节粮增收有保障

记者冯兵:也要和于大哥稍稍再见了,要随着运输车辆一起到烘干厂去看一看。
全市74处烘干服务点全部向社会公布,150多台套烘干设备高效运转,日烘干能力1.8万吨。40万元中央和100万元市级专项应急资金已全部下达,有效保障秋粮抢烘。
技术人员袁连垒表示,烘干塔自己可以优化,自己来调节,不需要频繁操作,只需要设置好燃烧器温度、最佳出口温度,而且粮食的损失率特别低。算笔账,传统的晾晒可能损失是2%到5%,能节约2%左右。按照日烘干500吨玉米来计算的话,一天能节约粮食10吨,相当于25亩地的产量。
秸秆还田 科学播种稳产能
秸秆还田机将秸秆切割到5厘米以内,后续深翻犁将耕入30厘米土层,“粉碎+深翻”组合技术是威海特色。

于进海说,把秸秆粉碎还田之后,通过增加腐熟剂,深埋到地里去,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后期种子的根系会更发达,产量当然也会提高。粗略算了一下,用过秸秆这样的地大约能增产5%。
记者张妮:今年受到了连阴降雨天气的影响,小麦播种的时间是被延迟了,很多农民朋友都很想知道延迟了会不会影响产量?
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农艺师孙洪助说,10月25号以后播种,每延迟一天增加一斤种子用量。有个上限,每亩就是45斤。磷钾肥多一点,可以促进小麦它的根系发育,冬前分蘖、抗寒性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秋粮收获进度已接近8成,冬小麦播种已全面展开。(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武宁 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