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花饽饽主题研学活动点亮临港区汪疃镇祝家英村

2025-11-0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秋光正好,果香满溢。近日,在2025年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活动中由临港区舞蹈家协会举办的一场以“指尖传承·田园寻趣”为主题的花饽饽研学活动,在临港区汪疃镇祝家英村生动展开。来自市区的近百名参与者循着“非遗文化”与“田园丰收”两条主线,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乡村体验之旅,在指尖的揉捏塑造与田园的丰收喜悦中,感受新时代乡村的独特魅力。
  早上9点30分,活动在村民们热烈欢腾的《盛世欢歌》鼓舞表演与《美丽中国》舞蹈表演中拉开了序幕,祝家英吕剧团的票友们也倾情献唱,引来研学团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指尖传承:花饽饽工作室里的匠心启蒙
  研学之旅的首站,便直抵核心——“祝君好运面食坊”花饽饽工作室。还未进门,一股温暖朴素的麦香便已将众人包裹。工作室内,非遗传承人与面点师傅正娴熟地展示着精湛技艺,普普通通的面团在他们手中,几经捏、剪、切、压,便化身为灵动的金鱼、憨厚的福猪、饱满的石榴,再点缀上果蔬调制的天然色彩,一件件花饽饽顿时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研学团的孩子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体验创作之中。当自己亲手制作的、形态各异的花饽饽出笼那一刻,蒸汽氤氲中满是成就的欢呼。这堂“指尖上的课堂”,不仅让大家品尝到了地道香甜的乡村味道,更让古老的饮食文化与匠心精神在亲手实践中得以传承。



  古街漫步:崇文街中浸润乡土文脉
  带着指尖残留的面香与满心喜悦,研学队伍漫步至崇文街,进行了一场穿越古今的乡土文化寻踪。整洁的水泥路蜿蜒向前,两旁是修旧如旧的民居建筑,墙上的彩绘生动叙述着农耕故事与村规民约。土生土长的祝家英村民祝君用最质朴的话语,向研学团讲述着距今约300年历史的“祝氏宗祠”的悠久历史。“乡村记忆馆”里泛黄的书籍、锈迹斑斑的犁铧、承载着年代感的农用小推车勾起了家长们满满的回忆,也让孩子们与这古老的村落来了一场时光对话。
  行走其间,学员们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在祝家英村的完美交融。这条街不仅是村民生活的场所,更是一座开放的、活态的乡村博物馆,让大家在轻松漫步中,理解了质朴的乡村技艺所根植的深厚文化土壤与淳朴民风。



  产业探秘:苹果文化苑里的科技兴农
  当崇文街里的悠久历史印记还萦绕在脑海中,队伍已经走进了坐落在祝家英村南的苹果文化苑,让研学团将视角从人文历史转向科技产业。展区内,从苹果的全球迁徙史到本地优选品种,从传统农具到现代化的节水滴灌、数字果园管理系统,丰富的展陈为大家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苹果产业图景。
  通过讲解,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祝家英村的魅力不仅在于非遗传承,更在于其强大的产业支撑。这颗小小的苹果,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延伸,成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金果子”。这番探秘,为接下来的采摘体验铺垫了丰厚的知识背景。


  田园寻趣:采摘园中乐享丰收喜悦
  研学的最后一站,是期待已久的苹果采摘园。踏入园中,顿感心旷神怡,连绵的绿意与缀满枝头的苹果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秋日画卷。学员们挎上果篮,化身“果农”,在果林间寻找着最心仪的果实,体验着采摘的乐趣与丰收的繁忙。清脆的咬合声、欢快的笑语声在果园里回荡,亲手采摘的苹果,滋味显得格外甘甜。


  此次“指尖传承·田园寻趣”花饽饽主题研学活动,以一项非遗技艺为引,串联起文化寻踪、产业探秘与田园体验。让学员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既是守护传统技艺的“匠心之地”,也是依托现代科技发展的“兴旺之所”。祝家英村,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产业魅力,邀请着更多人来此,感受指尖的温度,寻觅田园的趣味。(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张云)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