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的活力引擎。经开区突破“只看海”的单一维度,通过“山海联动、业态融合”的创新实践,不断解锁文旅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一系列“文旅+”新场景的涌现,不仅重塑着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更勾勒出一幅“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活力图景。一场以“新”为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经开区这片热土焕发出蓬勃文旅新动能。

在经开区,一段从五渚河口蜿蜒至逍遥湾湖畔的八公里海岸线,刷新着不少市民朋友对滨海旅游的传统认知。这“八公里”不仅是一条风景秀丽的生态岸线,更是一条充满惊喜、涌动创意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上个周五,一群韩国健步球爱好者跨越500多公里来到东浦湾,趁着周末,专程赶到这里切磋球技。

韩国游客郑甲元:“跟韩国比起来这边很开阔、很舒爽。希望这次的旅行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体验。”

精神矍铄的韩国游客们身着专业运动服,手持健步球杆,在一望无际的球道上时而专注挥杆,时而又为精彩击球相互喝彩。


东浦湾健步球场地教练金渊焕:“以前好多韩国人不知道威海是什么城市、什么地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知道威海这边有很好的环境,了解了这边的文化。对面是海边,这边有球场,环境非常好,一边打球、一边观光,他们都挺喜欢的。”

经开区通过挖掘和引入小众、高品质的国际性休闲项目,成功打造出吸引特定客群的文旅新场景,不仅丰富了本地的旅游业态,更展示了区域国际化生活环境的吸引力,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威海广安城投广润旅游公司总经理杨秉霖:“我们与国内的一些健步球协会建立合作,吸引更多的国内爱好者来我们这打球、旅游,真正把‘旅游+体育’的融合做好、做透。”

沿着东浦湾健步球场一路向东,越过宏阔二号,穿过赛思露营,一个名为“孤独公约”的咖啡厅以其独特的名字和充满故事感的装修风格迅速裂变传播,短短七天席卷各大社交平台,强势冲上小红书、抖音等App热搜榜首,吸引无数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打卡”。


北京游客王先生:“我一般去海边,我就搜咖啡厅,我就去找这种海边的咖啡厅,然后看到了。这个‘孤独’,尤其城市的这些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特别有感觉。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个体,我觉得起这个名字特别好,《百年孤独》……”

七天时间打造一个城市“符号”,在品牌创始人李建文看来,爆火并非偶然。名字里的“公约”既是一种约定,也是人们内心“孤独”的公约数。全国各地的游客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生活宣言,经开区的这处海湾让每个孤独个体感到“吾道不孤”。


“孤独公约”品牌创始人李建文:“我希望‘孤独公约’不止是一个艺术文化空间,它能成为一个内容品牌。就像我们现在跟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合作做一档女性创作者的访谈栏目,我们现在已经做了4期了,在九月份邀请了知名作家杜素娟,还有艺术家关晶晶,还有摄影艺术家等等。通过我们这种持续的活动也好、内容也好,各种表达,我希望它能成为面向年轻群体一个情感链接和社交链接的这种属性。”

从五渚河到逍遥湖,“精致八公里”的海岸线就像一条璀璨的丝带,串联起的不仅是赛思露营的“品质”与“孤独公约”的“流量”,更是经开区文旅产业创新求变的智慧。生态底色与人文亮色交织,传统休闲与潮流玩法共存成功地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客群,形成了多层次、高弹性的消费结构。这条活力四射的海岸线,正以持续的“惊喜制造”能力,带动经开区文旅经济大步前行。


威海广安城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峰:“以东浦湾为核心,把摩天岭、逍遥湖以及龙山湖这些节点串起来,针对性地开发研学、团建的课程,把‘山海少年’和‘东浦湾团建’两个品牌做得更有影响力。真正能够把东浦湾和周边的资源拧成一股绳,重点推进一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给我们的游客带来更多元、更深度的新体验。”

夜幕下的经开区五彩斑斓,人声鼎沸,是威海夜经济最活跃的板块。走进智慧谷T16街区的“斑马民谣”,一种与“孤独公约”截然不同的温馨氛围扑面而来,这里不止是一个聆听音乐的烧烤酒吧,更是一个以民谣为核心载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斑马民谣”主理人郭浩:“我们是威海首家民谣酒馆,从晚上七点一直演出到凌晨两点,是一个超长时长,年轻人释放压力、缓解心情的好地方。”

原创民谣、经典改编轮番上演,市民、游客围坐在一起轻声跟唱,在音乐的共鸣下卸下疲惫,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提供了一个舒缓的“减压阀”和深度的社交空间。


市民沙女士:“特别喜欢斑马的这种民谣,唱着歌,一家三口在这(休闲)的这种感觉。”

斑马民谣所在的智慧谷T16街区是经开区新培育的一处文旅消费聚集区,街区以融合文化、艺术与潮流生活方式的清新之风,迅速为经开区的文旅产业图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吸引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文旅新磁极的同时,也被央视报道。
“在野弓社”主理人刘远:“我觉得威海是个非常放松的城市,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或者尝试自己喜爱的运动。在闲暇之余去体验不同样式的内容,不同新奇的体验。”

市民马玉清:“刚才拍了照片,感觉这是这几轮最好的成绩,拍个照片记录一下,等着以后再来再超越一下自己。”

新场景催生新活力,新业态定义新未来。智慧谷T16艺文活力街区、长峰邻里这种创新业态的落地生根,生动诠释了经开区文旅产业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从单一消费向复合功能的转型趋势。这些项目以其独特的文化调性和互动体验,有效聚集了人气,延长了游客驻留时间,24小时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逐步实现。
作为经开区文旅,乃至威海文旅的一张金名片,韩乐坊商圈持续在“软实力更新”上发力迭代。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一种“轻松游”模式在这里亮相,游客在合作商户购物后,可直接在店内扫码下单,将商品直邮寄回家,实现了“即购即寄,人货分离”。对于自驾或刚下火车的游客,服务点还提供“行李寄存与预寄”服务,可将大件行李直接寄送至预定酒店,或于退房后将行李寄往车站,实现“空手游玩”。


顺丰工作人员郑海龙:“我们会在1小时之内完成取件,收费的明细、包装费用所有的都会发送给寄件客户的APP或者小程序里,省去了客户等待我们上门取件环节,特别方便、高效。”
近年来,经开区加快推进总投资14.6亿元的8个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提档升级韩乐坊、长峰邻里、华发新天地等特色商圈,培育壮大夜间经济、潮玩经济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威至港湾壹号”游船投入运营,纳入全省“半岛一号”海上游线路。今年以来,经开区累计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带动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1.3%。


经开区商务局副局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宗燕:“我们将立足‘一线三湾三圈’文旅发展格局,按照‘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思路,持续优化我们的沿海休闲旅游产业带、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和‘三十分钟’城市近郊游的生活圈的空间布局,持续打造我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品体系和产业层级体系,营造我们全域旅游的生态矩阵。”

展望前路,经开区的文旅步伐越发坚定。未来,经开区将不止步于“景点”的打造,更致力于“场景”的营造与“体验”的深化,进一步构建“室外滨海旅游”与“室内潮玩休闲”联动互补新场景,打造五湖四海游客来威的“第一站”和“必游地”。
签审:张军涛
复审:王璐瑶
编辑:刘思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