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威海市中医院杨洪恣:中医“筋骨并治” 破解核心失衡难题

2025-11-1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一名三十多岁的壮年男性,一夜之间从腰疼发展到无法下床、寸步难行。到医院检查却未见严重结构性病变,被诊断为“急性扭伤水肿期”。面对“卧床休息”的建议,他与家人陷入无奈。
  然而,在威海市中医院康复运动诊室,主治医师杨洪恣通过系统检查,精准锁定病情根源——核心肌群失衡导致的腰椎关节错位。这名患者的经历,是当代“办公族”高发劳损性疾病的缩影。许多“查不出明确原因”的腰痛,其根源可能就潜藏于我们日常忽视的“核心肌群”之中。


  病象在腰 病根在“核”
  “长期久坐让核心肌群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环节。”杨洪恣说,现代人久坐的生活方式,使得腹横肌、竖脊肌、多裂肌等核心肌群长期处于松弛、被动拉长或异常紧张的状态。
  面对无法行走的腰痛患者,杨洪恣分析:“影像学检查仅显示腰椎间盘轻微膨出,这与患者的严重症状不匹配。”其常规处理方式多归结为“无菌性炎症”和“水肿期”,治疗以卧床休息、服用止痛药为主,但往往见效缓慢,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通过细致体格检查,杨洪恣发现,患者在直腿抬高试验时仅有轻微阳性反应,而腰骶关节、骶髂关节处存在明显压痛。这提示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腰椎间盘本身,而在于维持腰椎稳定的关节结构。结合患者有过类似发病经历,说明其核心肌群失衡问题由来已久,腰椎早已处于不稳定状态。
  “这种情况下的治疗,不能仅单纯地止痛和休息,必须从根源入手,解决核心肌群失衡这一‘病根’。”杨洪恣强调。
  先正其骨 后柔其筋
  面对患者“骨错位、筋无力”的复杂病情,杨洪恣制定了环环相扣的“筋骨并治”治疗方案。
  “治疗首先要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针对患者腰椎L5-S1节段的明显错位,杨洪恣通过精准手法复位,迅速解除神经卡压,恢复关节正常序列。“骨正方能筋柔,‘倒下的电线杆’不能只拉两边的约束钢筋,必须先扶正电线杆。”
  关节复位后,杨洪恣又进行了针灸治疗,调节肌肉的张力平衡,为已经复位的关节创造一个稳定、松弛的内部环境。“针灸的目的在于‘柔筋’——放松因错位而处于痉挛、紧张状态的竖脊肌、腰方肌等肌群;同时疏通局部气血,促进水肿吸收和组织修复。”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当场就能自己下地行走。然而,这些治疗只是解决了“标”的问题,治疗的最终环节——强化无力的核心肌群,才是预防复发的根本。“通过针对性训练强化深层稳定肌,就像重新拉紧稳定塔身的缆绳,让肌肉重新承担起保护与约束腰椎关节的责任。”
  经过三次治疗后,患者已经可以独立行动并恢复工作。“复位—松筋—强肌”的阶梯式治疗,不仅快速解除了患者的不适症状,更从根源重建了人体的核心稳定性,为长期的腰部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洪恣最后提醒:“预防胜于治疗。日常保持正确坐姿,加强核心肌群锻炼,才能从根本上远离腰痛困扰。”(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签审: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