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堂:退而不休的义务宣传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好人之星候选人评选
2017-04-11 14:48:43    来源: 威海网
陈文堂,男,1935年4月出生,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退休干部。陈文堂退休近30年来,收集整理了10万多字的有关资料,撰写了20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和讲稿,为全镇农村党员干部上了500多堂党课。

陈文堂,男,1935年4月出生,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退休干部。陈文堂退休近30年来,收集整理了10万多字的有关资料,撰写了20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和讲稿,为全镇农村党员干部上了500多堂党课。编写的党课教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四个必读”》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省优秀党课一等奖;2007年以来,先后荣获全省优秀离退体干部党员、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威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许多党员群众反映,“听陈老师讲课就像听故事一样,原本生硬枯燥的说理让他讲起来,入耳入心。”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有些村的党员干部对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存在模糊认识,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了解情况后,陈文堂连夜编写了教材——《党员干部要做新时期加快发展“排头兵”》。第二天,他就进村“送”党课。讲课中,他没有照本宣科地念文件、空讲大道理,而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党员干部典型,娓娓道来,讲述中穿插着点评。随着讲解的深入,台下100多名党员干部没有一人说话,就连烟瘾很大的党员也顾不上抽烟,认真听讲。会后,许多党员干部自觉地用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前两年,全镇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刚结束,部分新上任的村“两委”干部还理不清工作头绪,陈文堂及时编写了《做群众满意的当家人》,在上党课时,他告诫“新官”们上任不要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先用好“三盆水”,第一盆水是“洗头水”,使头脑清醒、冷静、牢记手中的权利是谁给的,为谁服务;第二盆水是“洗脸水”,用这盆水把脸洗干净,在群众面前亮出的是一尘不染,一身正气的好形象;第三盆水是“洗脚水”,这盆水能洗去脚上的惰性,做到脚勤,经常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三盆水”教育,让新任干部茅塞顿开,认识上有了大转变,工作干劲有了大起色,在全镇形成了一股“两委”干部换届后不甘人后的发展氛围。

为了能够上好党课,陈文堂处处留心学习和收集资料。每年,他都坚持自费订阅10多种报刊,不到村里去的时候,他总坐在办公室里阅读报刊,撰写学习笔记和编写教材等。多年来,他不舍得花公家一分钱,他写读书笔记和讲稿用的纸,全是废纸,没领过公家一张纸。如今,他积累起来的各种资料摞起来有两米多高,凝聚着他对党课的全部心血。随着他的年纪日益增高,亲朋好友们劝他不要干了,清闲安度晚年,但他却总是婉言拒绝,始终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常言道,人微言亦轻,可无职无权的陈文堂,说个话大伙喜欢听,讲个理大伙觉得对,说个事大家都支持。有一次,陈文堂听说有位村干部对村支书记的工作很抵触,经常对着干、唱反调,影响了村两委工作的正常开展。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文堂立即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咱是村干部,一定要摆正位置,正确地对待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做到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切实不表面,扎扎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配合好两委的整体工作,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支持你、佩服你,才能赢得民心,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听了陈文堂的一席话,那位干部多日的怨愤顿时消弭无形。

在农村,邻里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磨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邻居和睦。为了帮助农村及时消除这些隐患,每到一个村庄,陈文堂就会主动找到村干部和村民聊上一阵儿,以求准确把握村情。像这样的事,陈文堂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帮着解决了多少。为了大家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他把对农民兄弟的那份热情与挚爱全部溶进在行动中。如今,无论他走到那个村,村民们都会那么热情与他打招呼。

陈文堂离开教育岗位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这些年来,他惦记和关心校园里的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学生们健康成长,他主动担当起校外辅导员。每个周五的下午,他会准时出现在校园里,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情况,帮助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每个月他都坚持雷打不动地为他们上一堂道德讲座,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被誉为校园里的常青树。

来源: 威海网
编辑: 李晓静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闫剑波率队赴北京开展招商促进活动
  • 威海这款传感器能“触摸”地下5000米
  • 突破“卡脖子”技术!威海这位燃气安全专家身怀“独门绝技”闯市场
  • 昆嵛山春分小镇文旅项目本周六启用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