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脑”引智 “点对点”招商 乳山借“威”风助力产业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4-30 09:43:4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4月29日,首届威商大会召开前夕,乳山市组织了“双招双引”参观考察工作,7名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及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泛海阳光新能源、惠田惠泓动力机电、潮汐湖湿地、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9个项目,并就新医药与医疗器械、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康养旅游等产业进行交流。

4月29日,首届威商大会召开前夕,乳山市组织了“双招双引”参观考察工作,7名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及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泛海阳光新能源、惠田惠泓动力机电、潮汐湖湿地、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9个项目,并就新医药与医疗器械、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康养旅游等产业进行交流。

威商大会嘉宾在乳山企业参观。
 

“点对点”招商 借“威”风赢机遇

当天,位于乳山滨海新区的泛海阳光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我们拥有独立自主核心技术,主编了光伏发电和光伏瓦产品技术等两项国家标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瓦生产基地和国内排名前三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将积极响应“全域光伏”号召,计划在乳山率先建设国内首个全域光伏虚拟智能电厂,助力乡村振兴和精致扶贫战略实施。

在泛海阳光新能源项目不远处,总投资3亿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教学楼内外装修及设备配备,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民生工程,该基地投资3亿元,建设有科技实践楼、专题教育馆、海洋馆、生存体验馆、生活馆、公寓馆,可用于科技、生存体验以及民俗文化课程开设。

以首届威商大会为媒,乳山围绕威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发布和推介乳山相关产业项目、政策、人才需求及科技研发、产业配套等优势,邀请相关专家介绍研究成果和项目情况,充分展示对接一批优质产业合作项目,建立一批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为确保“点对点”高效率对接项目,在前期工作中,乳山围绕自身产业需求,筛选符合自身产业方向和企业需求的专家信息,推送到乳山市重点企业手中,引导企业主动对接联系,寻找双方合作切入点。

“威商大会搭建起与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联系交流的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乳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前期寻访推介,他们与黑龙江某建筑节能材料科技企业对接,并围绕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产业进行深入交流,该企业计划在乳山市投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

据悉,借助威商大会的平台,乳山各部门、镇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环境推介和项目对接活动,与一批优秀企业、行业专家、高等院校等合作伙伴在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康养旅游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

乳山潮汐湖湿地公园鸟瞰图。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片

补链招商 放大产业集群优势

“围绕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链,我们又引进美国高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等,项目总投资30亿元,可建成年产10万套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乳山市招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为法拉利、宝马等一线乘用车提供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将为乳山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一直是乳山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竞争加剧,如何在国内众多装备制造产业园中脱颖而出,不断放大产业集群优势,乳山一直在产业链招商方面下功夫。

乳山通过集群补链招商,先后引进了伯特利汽车配件、恵田恵泓动力机电、星宜锂电池隔膜等项目,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生产企业,让传统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升级、壮大,也为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奠定了产业基础。

通过补链招商,乳山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已进驻伯特利汽车、双连制动、华邦精冲、瑞华达机械等汽车配件企业,形成了转向节、刹车片、连接线、刹车盘、内饰件等配套产业链。未来,将计划采取“创新平台+产业基金+专业园区”的模式,重点发展新能源科技研发、整车制造、三电系统、汽车配件生产等。

通过借力威商大会,乳山还将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激励吸引、基金的强力驱动、多元资源叠加效应,突出发展“3+3”产业体系,围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3个传统产业和新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健康3个新兴产业,聚焦产业、项目、企业发展,开展“强链、补链、建链、延链”,强化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大力实施双招双引,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

“借脑”引智 助推产业走向高端

“政府设立了4000万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让我们在乳山发展的信心更强。”乳山市科威机器人负责人说,该项目将新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利用云端数据平台和中央管理系统,实现无人生产。

招才引智助力产业从“灰色粗放”走向“绿色智慧”。为此,乳山出台了涵盖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激励等11个领域的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发挥政策的激励吸引、基金的强力驱动、多元的资源叠加效应,实现要素整合、项目加速和产业提升,不断构筑经济新“高地”。

在引进高科技项目同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乳山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才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出台了“海纳英才计划”、“人才怀抱计划”等含金量高的引才聚才政策,分类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强基工程”等9项工程,对人才项目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事项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先后引进约150名高层次产业人才,培育省级以上人才14人,威海市级40人,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凝聚“第一资源”。

对来乳工作的高学历人才、特聘专家等,乳山有针对性给予现金奖励、安家补贴、工作补贴等。对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乳山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创业扶持资金。同时,制定人才培养载体支持计划,打造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学术智库平台等,培养人才后备力量。截至目前共为16名符合条件的硕士博士申请了住房补贴,金额共计23万余元。

同时,乳山积极搭建科技平台,深化“政企校研金”协同创新,引进了中国留学人才全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开展了与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科院海洋所等高端院所的产学研对接活动,新增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级创新平台12个,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家企业入围省中小企业创新竞技行动,140余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企业数据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1%,创新成为产业发展主动力。

伯特利汽车转向节生产加工车间。 

“全程保姆”服务项目建设

“只要把相关申报材料交给代办员,我们就啥事也不用操心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帮我们解决了。”乳山惠田惠泓项目负责人接到审批窗口打来的电话时说。

新项目快速落地见效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乳山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和产业特点,给予用地、人才、基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并建立起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专人代办的项目推进机制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项目考核机制,延长项目服务区间,提供全面细致的“保姆式”服务、“保镖式”护航。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软环境建设,乳山市不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坚持服务前置和链条延伸,公布了项目审批公开服务电话,在容缺受理、在线审批、即时办结的基础上,实行了“自主备案、信用承诺”的投资审批新模式,将企业自主备案填报的信息纳入市级信用共享平台,让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

同时,乳山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涉及市场主体设立联审联批和建设工程模块化审批的项目,组织相关审批窗口负责人、项目申报人和代办员召开联席会议,针对项目手续办理中存在的困难与相关部门窗口负责人进行一一对接,做好项目的前期辅导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项目智能化管理平台,尤其是创新实施了事项清单化、审批集中化、网办智慧化、信息共享化、服务最优化“五化工作法”,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办理流程,实现了政务提速、服务提效。

项目的崛起壮大离不开基础设施等平台支撑。乳山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生产要素日益齐全,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园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还加速国家一类开放港口乳山口港、乳山口跨海大桥、文莱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释放“磁场效应”,助推产业突破。

三产融合项目绿城·台依湖酒庄。

青山绿水释放“生态红利”

色彩斑斓的湿地植物、人与自然互动的亲水空间、潮汐相连的湖海水系……暖春时节,乳山银滩西南方的海岸带上,一处水韵灵动的潮汐湖湿地公园,让身居周边的银滩市民拥有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享受。

曾经淤泥沉积、杂草丛生的潮汐湖,如何变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态绿色走廊”?转机就在2年前,乳山采取PPP的运作模式,引进国内知名综合性园林企业对潮汐湖进行生态提升建设,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实现了自然环境与美好人居的和谐共处。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了最大化恢复潮汐湖生态环境,在生态修复中,乳山坚持生态驳岸的理念,不建设硬质堤岸,尽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态,对受到破坏的河道重新按照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进行修复,增加岸线的长度和软度。经过一年多的生态修复,潮汐湖不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积,还新增草坪30余万平米,栽植黑松、白蜡、法桐等绿化乔木2万余株,沿湖种植芦苇15万余平米,陆地面积的绿化率超过了80%。

近年来,为了守护生态海岸,乳山将离岸过近的近海养殖项目全部搬迁到4公里之外,投资15亿元,恢复湿地1万多亩,建设人工沙滩1000多亩,修建了5.3公里的银滩优质沙滩岸带保护长堤和滨海公园,完成潮汐湖150公顷湖区清淤工程等,再现了“最美海岸线”姿态。

在项目建设上,乳山紧守生态底线,严把产业准入关口,大力引进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全市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副产品和废物交换利用,全市已有超过八成的企业建立起循环经济产业链。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乳山产业发展之路“绿”意盎然。通过“生态+产业”激活美丽乡村经济,乳山积极引导美丽乡村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培育发展了岠嵎山特色民宿、胶东红色文化体验、滨海养生休闲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宽度,探索出一条富民增收的新路径。(通讯员 王嘉 姜俏俏)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闫剑波会见华为公司客人
  • 闫剑波会见赛科集团客人
  • 30亿元新能源“大块头”缘何选择威海丨产业图谱招商见闻录③
  • 凭一款2平方厘米精密件,威海这家企业拿下千万元订单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