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8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气象局党组成员于毅,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冯妍,市气象台副台长张莉萍介绍威海市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气象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先导作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运行,权威、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不实、虚假的气象预报信息,极易误导公众,为防灾减灾工作和社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威海市气象台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包括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形势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
威海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是由专业预报团队依托精密的气象观测网络数据,结合专业的天气学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模拟结果,充分考虑威海独特地形地貌对天气的影响,并融入长期积累的本地化预报经验,经过多轮严谨会商研判后,形成的科学结论。
服务频次上,常规每日发布2次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分别于06时、16时发布;5月至9月,天气形势变化较快,加密发布短时临近预报,每日于09时、12时、15时、18时、21时共发布5次,力求为公众及相关行业提供更及时、更精细的气象信息。
近年来,市气象局一般性降水、灾害性大风、暴雨雪等多项关键指标预报质量连年名列全省前茅,其中灾害性大风连续5年稳居全省前2名。2024年,官方预报24小时晴雨准确率为91.31%。
我市官方气象预报的发布渠道主要包括:威海市政府网站、“威海气象服务”微信服务号、“威海气象”微博、“威海天气”抖音号及威海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12121语音电话等。
♢“威海气象服务”微信服务号:这是我市气象部门官方微信平台,关注后,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可实时查询天气预报、实况监测等信息,还能获取专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知识等内容。推荐大家优先关注。
♢“威海气象”微博:实时发布未来三天天气预报、短时临近预报、未来24小时温度降水格点预报,各类生活指数预报(如日出日落指数、赶海指数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威海天气”抖音号:借助抖音平台,以短视频形式呈现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防御指南。
♢威海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威海电视台每天17时55分、环翠区电视台每天18时55分播出各区市及主要旅游景区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12121语音电话:拨打12121,按语音提示即可查询最新天气预报、天气周报、预警信息、景点实况、潮汐预报等丰富信息。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平台:很多主流APP、手机自带天气程序等会接收到该平台推送的山东省气象台和威海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其中,山东省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覆盖全省范围,大家收到后,请务必仔细阅读预警内容,确认是否影响您所在区域。
这些官方渠道发布的气象信息,都经过了气象部门专业人员的严格制作和审核,确保信息准确、权威。相比非官方渠道,官方渠道能够避免信息误传和篡改。在此,市气象局呼吁广大公众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我市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鼓励家庭成员、朋友之间相互提醒,关注并传播官方信息。同时提高辨别能力,对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气象信息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和传播。
为确保官方气象预报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播给公众,市气象局采取了多项规范措施。
♢严把信息出口:市气象局建立了严格的气象预报信息制作发布审核机制,所有官方气象信息须经过专业预报员会商分析、多层审核,确保科学准确。
♢查处虚假信息:与网信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密切关注网络气象信息动态,对发现的虚假、不实气象信息及时澄清、严肃处理,维护气象信息传播秩序。
♢深化部门联动:与全市应急、水务、住建、农业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强对流、暴雨雪、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各部门按职责在本行业、本系统内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协同做好防范应对。
♢强化媒体合作:市气象局长期与各类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及时、主动提供官方气象信息,借助媒体影响力,扩大官方信息覆盖面,让更多公众了解和使用官方气象信息。
♢广泛气象科普:定期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推进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理解、辨别力,普及科学有效的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媒体单位在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市气象局积极推动社会协同规范传播气象信息,鼓励媒体、单位、自媒体主播、气象信息员等社会各方广泛传播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新媒体公众气象信息发布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管理要求,不得发布违法有害信息,不得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
♢传播的预报预警信息应使用威海市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预报预警信息要保证内容完整性和时效性,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预警内容和结论,严禁篡改预警级别、影响范围等核心内容,标题制作不得夸大误导;不得传播过时、虚假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得利用气象灾害炒作话题、制造恐慌,对于可能造成公众误解或不利影响的,应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并配合落实信息审核、辟谣等工作。
♢涉及人工智能(AI)生成的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产品需注明“AI辅助生成”。
♢传播的预报预警信息应使用威海市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预报预警信息要保证内容完整性和时效性,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预警内容和结论,严禁篡改预警级别、影响范围等核心内容,标题制作不得夸大误导;不得传播过时、虚假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得利用气象灾害炒作话题、制造恐慌,对于可能造成公众误解或不利影响的,应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并配合落实信息审核、辟谣等工作。
♢涉及人工智能(AI)生成的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产品需注明“AI辅助生成”。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是偶然事件还是气候新常态,未来气温会持续偏高吗?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2024)》,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偏高1.01℃,继2023年(10.71℃)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威海市平均气温为13.9℃,较常年偏高1.4℃,为有历史记录以来第一高值。
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持续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全市平均气温为27.6℃,较常年偏高2.4℃,较上年偏高0.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升高,热天气事件增多,会成为一个常见的气候事件。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威海生态气象情况如何?
2024年威海市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34.4毫米,较常年偏多40.9%;平均日照时数为2461.9小时,较常年偏多44.3小时。
根据2024年《威海市生态气象公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有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质量的提高,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全市山地平均植被覆盖度为58.6%;林草地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769.0克碳/平方米,均为2000年以来第一高值。全市88.08%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为较好及以上等级,植被生态质量总体良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佳琳/文 毕钰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