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8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军,市财政局党组成员、财政管理中心主任王以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江海刚,介绍我市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日,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补贴对象
此次补贴项目主要面向60周岁以上,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无论是否为我市户籍,只要在威海居住,且选择的养老服务机构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均可申请消费券。目前正在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待遇、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助、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服务的老年人不纳入本次补贴对象范围。
◆补贴项目
涵盖老年人失能等级评估以及日常照护所需的17类服务,不仅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等“六助”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还包括长期入住或短期喘息的机构养老服务,后续我市还将根据实施情况对服务类别适时进行调整。
◆补贴标准
此次项目发放的是电子消费券而非现金,可以理解为抵扣券,是对补贴项目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养老服务消费金额按照40%予以抵扣。其中,入住养老机构、日间托养每人每月最高抵扣800元,居家上门服务每人每月最高抵扣500元。两种消费券不能同时申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前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老年人,也可以申请消费券抵扣部分个人自付费用。
◆补贴形式
补贴资金通过民政通(App或小程序),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电子消费券适用于自愿参与、信誉良好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
◆补贴期限
自2025年8月开始,实施期为12个自然月,按上级统一要求确定结束时间。
相关链接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申请流程以及电子消费券的发放与使用规则具体是怎样的?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以自愿申请为原则,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个人提出申请。老人或其指定的代办人(包括配偶、子女、亲属、社区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可通过下载“民政通”App或搜索微信/支付宝/百度“民政通”小程序,线上注册账号提交申请,同时需在线签署《诚信承诺书》。
进行能力评估。能力评估需线上申请,由指定的第三方机构依据国家标准(GB/T42195—2022)执行。政策发布前12个月内已评估达到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无需重复评估,其数据由民政部门统一导入系统;需重新评估的老人可在线预约上门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为中度及以上的老年人,评估费用可使用能力评估电子消费券一次性全额抵扣。
消费券申领与核销。首次申请将在审核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发放当月电子消费券;不足5个工作日,则次月起发放,后续按月发放,登录账号点击领取即可。电子消费券在支付养老服务消费时直接抵扣,有效期为一个月,当月获得、当月使用、次月失效,未用完额度不能累计。
作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资金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发挥效益?
保障精准拨付与风险联防联控。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本级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保障项目顺畅实施。依托“民政通”等信息系统,协同民政部门构建智能风控机制,对预警异常交易快速核实、高效处置,严厉打击虚假交易、骗补套补等违法行为,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深化协同监管与政策协同。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开展项目督导检查,强化与本级特困供养救助、困难失能老人照护等民生政策的数据比对与协同管理,杜绝重复享受待遇,保障公共资源公平高效配置。
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与民政部门配合,强化绩效运行动态监控纠偏,科学开展绩效评价评估效益目标。突出结果导向,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优化资金分配与预算安排的核心依据,确保精准投入、效益最优。
民政部门针对群众担忧养老机构可能通过“先涨价后抵扣”使优惠政策落空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以此加强监管,确保老年人真实受益?
威海市民政部门以“三个结合”为抓手,加强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技术兜底,确保养老服务消费项目实实在在的惠及有需要的老年人。
信用约束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所有参与项目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必须签署《诚信承诺书》,接受信用监管。区市民政部门通过动态审核、更新服务主体名单,确保供给方资质合规。评估机构实行竞争性评审准入和存量合规转化的“双轨准入”机制,从源头保障专业性。
闭环监管与重拳惩处相结合。民政部门与评估机构签订协议明确权责,严保老人隐私,并通过“比例抽查+交叉互查+第三方复核”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真实有效。对养老服务采用线上线下核查、满意度调查、多部门联查“三管齐下”,重点打击虚假服务、质量低劣、“先涨价后抵扣”等行为。
技术赋能与透明运作相结合。依托“民政通”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电子围栏、人脸识别、影音记录技术实现智能预警和全程追溯,异常数据实时处置。同时要求服务机构利用新技术全流程记录服务,提升质效并留存证据。所有信息处理严守安全规范,严防泄露风险。(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悦/文 毕钰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