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零壹肆:小县城长出钠电池“科技树”丨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2025-08-28 编辑: 孙晓丽

        钠离子电池,被誉为新能源领域的新星、正处于量产前夜,泰安肥城的零壹肆抢滩新赛道、率先完成钠离子电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新材料变革”。

        打开全球钠电产业地图,中国出货量占据半壁江山。想要驯服钠离子,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图示:层状氧化物+硬碳,聚阴离子+硬碳,普鲁士蓝+硬碳),而普鲁士蓝技术路线是公认的高门槛、低成本,就是在这一赛道,零壹肆率先实现普鲁士蓝钠电的量产及商用,在细分市场占据8成市场份额。“钠”块电池魅力何在?

        如果你也靠电动车通勤,是不是最担心的就是电量问题,尤其一到冬天,耗电量特别快,但是记者所骑的这辆车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它搭载了钠离子电池。

        零下40度,钠离子电池依然能保持80%的放电量。这,只是钠离子电池强大性能的冰山一角。

        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杰告诉记者:“性能上的优势我们可以用长宽高来概括,长就是寿命长,铅酸电池正常用个300到500次,钠离子电池可用到3000次,宽就是它的使用温度范围宽,可以做到零下40度到零上80度,高是它的放电倍率高。”

        43岁的宋杰,正是钠离子电池研发的带头人。作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的学生,宋杰早在14年前就开始研究钠离子。当时,锂电池的研发炙手可热,但是锂在地壳中的含量不足万分之一,而钠含量是锂的1300多倍。用钠替换锂,不仅取材广泛,还格外环保。

        这种新型钠离子电池的原材料,正是竹子和盐。竹子能提供负极材料,而钠离子来源于盐。

        宋杰介绍:“我们的材料合成不需要高温处理,只要在低温水溶液合成,具有环保、低成本的优势。目前我们定位是取代铅酸电池,在有些细分领域里取代锂离子电池。”

        历经上千次试验,宋杰团队完成了用钠替换锂的科学实验。2019年,手握尖端技术的宋杰毅然回国创业,选择落户泰安肥城 ,是因为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试基地。

        “我们之前是一个废弃煤矿,也想和政府一起把它利用起来。中试是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的关键一步,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我们能提供配套的厂房、人才、资金,只要带着他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成果,我们帮他做成一个产品。”蔚蓝碳中和中试基地新材料板块负责人李勇华说。

        占地100多亩的废弃煤矿,如今摇身变成了9个中试车间。历时2年,钠离子电池成为这里首个中试成功的项目。

        “能够打通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化中间这个环节,这个是最难的,中试基地主要集中做先进材料的,这个在国内来说是少有的。”宋杰告诉记者。

        应对量产投资压力,肥城又规划打造了蔚蓝科技产业园,10万平方米的厂房让企业“拎包入住”。

        肥城市城投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 副总经理李杭说:“我们按照企业需求个性化打造厂房,从2022年开始开工建设,到2023年1月份就实现了交付使用,企业落地之后起了个零壹肆的名字,从0到1实现从无到有,从1到4就是实现一个量级裂变。”

        2024年1月,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顺利下线。两轮电动车电池、储能电池、乘用车启停电源……零壹肆不断拓展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

        “在行业里面率先把这个技术做到产业化然后量产、率先应用。肥城这边的营商环境,于无声处给我们很多支持。”宋杰说。

        “是不是有种感觉在这里扎根了?”

        “是呀,把这当作一个事业的一个家了,搭建了很好的舞台,整个团队可以在这边尽情施展。”

        【记者手记】

        “014”,这份来自理科生的浪漫,记录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不易,也揭开科技创新的内在密码:向“新”而行,科研势能内化为产业动能;创新链、产业链相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政企共育,小县城也能长出引领世界的“科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