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护卫党旗、国旗、军旗,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威海荣成,张智、樊海英来到他们心目中的“十里长街”——“大国仪仗·荣成兵”展馆。在这个全国唯一的县级仪仗兵主题展馆,显眼位置的那柄仪仗指挥刀,仿佛将人们带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现场。
这是一对威海夫妻和一个展馆的缘分故事,也是一个城市与“中国排面”的情感共鸣。
01缘起
100多名仪仗兵,一座小县城的荣光
自1963年起,威海荣成先后走出了100多名仪仗兵,飒爽英姿的仪仗兵,一直是这个小城的荣光。
9月3日,“大国仪仗·荣成兵”展馆很是热闹,退役仪仗老兵周承通和李新福迎来了他们的老战友王俊光。9时整,三位老兵正襟危坐,一起收看阅兵仪式,当仪仗方队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走来时,老兵们的眼中泛起涟漪,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这样的一个展馆,这样的一群老兵,与一对夫妻的“革命事业”密不可分。
做食品生意起家的荣成人樊海英,眉宇之间也有着荣成男儿般的英气。她和丈夫张智都喜欢听人讲仪仗兵的故事,那些关于烈日下踢正步、暴雨中练持枪的细节,让二人感受到“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炽热情怀。
2019年初秋,樊海英和丈夫张智站在荣成寻山工业园区的荒地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心中涌动着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建一座展馆,把荣成仪仗兵的故事留下来。
并没有太多的规划和评估,两人只凭一个理想化的信念,就商定自掏腰包建展馆,让更多人知道,在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伍里,有那么多优秀荣成儿女的身影。
一开始,两人就陷入了重重困难,什么都没有,没有设计,没有展品,甚至没有思路和方向。
但在这个“盛产”仪仗兵的地方,唯独不缺执着信念。
02缘聚
摸着石头过河,方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现成的展馆模板,就自己摸索。
2019年深秋,张智和樊海英揣着一份简陋的展馆构思,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他们要拜访的,是北京卫戍区原政委、曾在仪仗大队任职的孙本胜将军。
当孙本胜听到二人要“自掏腰包建展馆”时,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军人红了眼眶,他紧紧握住两人的手说:“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来自孙本胜的肯定,给了张智和樊海英莫大的勇气。很快,在孙本胜的牵头下,由多位仪仗队退役军人、地方文化研究人员组成的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张智和樊海英全程参与展馆的策划与建设。
2020年春节刚过,展馆建设到了关键的图纸设计阶段。为了对接清华美院的设计团队,樊海英往返于荣成与北京之间,最多时一周跑了三趟。
最让张智和樊海英动容的是来自仪仗队退役军人的支持,他们不仅送来了展品,还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展馆里,三军仪仗大队原执行队长于祥杰的照片有很多,因为参加的司礼任务最多。1997年香港回归,于祥杰作为仪仗队成员参加交接仪式、特区政府成立仪式,在预演中,中方与英方一场无声的较量就开始了,结果,站了70分钟,有4名英国队员晕倒……整整2个小时过去了,中国仪仗队员纹丝不动。
三军仪仗大队原副大队长张金明,把自己珍藏了30多年的全军刺杀比赛冠军护具送来了,那套磨得发亮的护具上,还留着当年训练时的血渍。
曾经在1984年、1999年、2009年三次担任国庆阅兵教练的王俊光,送来了18箱自己收藏的资料,其中有一把冲锋号是他最喜欢的,在和平年代,这把用于军队日常管理的冲锋号,同样能够激荡军心、催人奋进。
……
在展馆主厅,巨幅照片墙上的仪仗兵的面孔格外醒目,他们中有的参加过国庆阅兵,有的执行过外宾迎送任务,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写满坚毅。作为“镇馆之宝”的,是一把有着“天下第一刀”之称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指挥刀,下面金灿灿的“振国威壮军威”6个字是这把刀最生动的注释。
03缘续
1000万、3年、100000参观者
2021年10月23日,当“大国仪仗——荣成兵”展馆的红色绸缎被缓缓揭开时,樊海英觉得“一切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
展馆开放以来,张智和樊海英从没收过学校、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的门票,却投入了近1000万元用于展馆建设和维护。
其实,两个人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樊海英说:“开馆以来,已经有近10万人来过这里,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少年,给这些孩子种下爱国心、报国志,就是最划算的投资。”
平时,樊海英经常在展馆当讲解员,除了她以外,王俊光、周承通、李新福等人也义务加入其中,成为热心且用心的讲述者。
王俊光三次担任国庆阅兵教练,目送自己带的兵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他的解说很短,但很震撼:站军姿必须两小时纹丝不动、4小时挺立不倒、60秒种不眨眼睛,仪仗队官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每人每天流汗水加起来,两年足有一吨重。
不仅仅是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仪仗兵老兵,聚集到这里,要把这些故事传下去,传给下一代,让仪仗兵的优良品质得以延续和升华。
花出去的是钱,收回来的是成就和自我满足,张智和樊海英,还要继续把这个展馆开下去。这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张智和樊海英特意找人为展馆作的歌曲《步伐》中的歌词一般——
“大国仪仗,步伐铿锵;大国仪仗,豪情万丈;踏出历史交响,踏出百年梦想;我们是家国子弟,我们是民族形象,举旗迈向新征程,坚守初心谱华章。”(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岚 王璐瑶/文 刘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