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共鸣!匠心育英 情系阅兵

2025-09-04 编辑: 孙晓丽

威海新闻网讯 当受阅方队以雷霆之势惊艳世界时,有一群特殊的观众同样值得铭记——他们曾是阅兵场上的受阅者、领队者、训练者,用脚步丈量忠诚,用目光见证崛起。

邢德峰,原91329部队副司令员。两次阅兵经历,镌刻下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奋进的一生情怀。1984年,在邢德峰还是大连舰艇学院的一名学员时,他凭借出色的军事素质和洪亮的口令声,入选国庆35周年阅兵大连舰艇学院徒步方队。回忆起当年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光芒。

原91329部队副司令员邢德峰说,那时候是从学生向军人的一个转变,他们训练在北京沙河机场,一天下来汗水都不知道多少遍,有些时候靴子里面都有积水,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站在场上的那一刻很激动。

那一次,邢德峰因个人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时隔31年,2015年初,邢德峰再次与阅兵结缘——上级任命他为领队,带领队伍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从受阅队员到方队领队,身份转变的背后,是邢德峰对使命始终不变的坚守,这两段经历,构成了他军旅生涯中珍贵的记忆。

今年,邢德峰虽未再踏上阅兵场,却早早与老战友们相聚一堂,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

邢德峰说,从1983年入伍到现在也有40多年时间了,国家军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逐步强大。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维护世界和平这种决心和信心向全世界人民来展示,军队必须要强大,也必然强大。

镜头转向另外一名老兵王俊光,他的军旅生涯同样与新中国阅兵史紧密相连。1984年早春,作为三军仪仗大队骨干的王俊光,接过了训练国庆35周年阅兵女卫生兵方队第一排面的重任。从那天起,如何练好新中国第一支受阅女兵方队,成了王俊光的心头事。

原北京军区联勤部干部王俊光说,脚尖压不下,采取踢石子的方法;两腿夹不住,采取夹扑克牌的方法;脖子不正,采取别针方法;手握不死,采取握小石子方法,通过这种限制训练的方法,让队员由没感觉到有感觉。

阅兵当日,当这支代表新中国形象的铁娘子军以毫米不差的精准度,从东华表到西华表踢出完美的128步时,王俊光那颗悬着的心才落回到肚子里。

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王俊光连续受命担任国庆50周年阅兵女兵方队和国庆60周年三军女兵方队总教练。面对当年世界近代阅兵史上阵容最大的徒步方队,他用更加精准的训练方法,让378双军靴踏出的节奏如同精密仪器般整齐划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昂扬斗志。

如今,王俊光已卸下戎装,当年在天安门东观礼台见证方队受阅的他,如今守在屏幕前观看阅兵盛况。地点变了,身份变了,但那份对祖国强盛的热忱与自豪,从未改变。

王俊光说,祖国强大了,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奋斗。(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王涵 武宁 王浩 吕玥佳 郭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