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探秘深蓝,读懂海洋珍品的魅力

2025-09-14 编辑: 郝暖

       海参产业是威海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解密“海洋珍品”的崛起之路,9月13日,“威海海鲜·寻鲜之旅”主题采风团走进位于荣成市虎山镇的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


  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展示海参生物研究、科普教育、历史文化的专业化博物馆。馆内收集了全球上百种海参标本,演绎了海参传统加工的非遗工艺,介绍了海参营养保健、食用加工、海参鉴别等内容与知识。


  刚进入博物馆,长36米,高2.5米的大型浮雕墙映入眼帘。这幅浮雕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威海渔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作为威海的特色海产品,海参传统加工工艺是怎样的?海参博物馆非遗传承板块给出了答案。在工匠倾力打造的一比一尺寸还原作品——荣成海草房内,捞参、刨参、煮参、拌盐、拌灰、晾晒等六大工序场景,生动展现了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参传统加工工艺”的完整流程。
  “每一处都鲜活复刻海参传统加工的日常,让我们在沉浸式场景中读懂了‘海参传统加工工艺’的匠心与温度。”网络达人“文登诗圣”说道。

 
  “非洲的沙秃参,埃及的黄玉参,澳大利亚的猪婆参……这些海参,我之前连名字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过了。”在海参家族展区,网络达人“二纯”激动地说道,“直到今天,才知道海参竟有这么多种类,太不可思议了。”


  海参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奇趣板块,博物馆专门设置了电子翻书的互动体验,通过体感操作品读海参趣闻传说;在互动餐桌,“葱烧海参”“海参牛尾疙瘩汤”“海参当归汤”等“海参菜品”围成一圈,每道“菜品”对应一个二维码,可以通过扫码互动体验的形式,了解海参的多种吃法以及常见海参菜品的加工流程。


  “从认知到体验,全方位呈现了海参文化的魅力,太赞了。”网络达人“小兽睡睡”对海参博物馆给出了极高评价。


  “我们建立海参博物馆的初衷,是不想让海参仅停留在‘食材’的标签里,而是搭建一座文化桥梁。通过展陈、体验与故事等,让更多人读懂海参背后的生态价值、渔家情怀与海洋文明。”好当家相关负责人说道。
 

  自成立以来,好当家始终以深厚情怀、硬核责任与坚定担当,守护着海洋馈赠与渔家传承。未来,好当家将继续推动海洋文化与产业融合,为威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深度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时英艳/文 宫举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