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造”绿色船舶驶向全球

2025-09-17 编辑: 郝暖

  金秋九月,威海湾畔天高云淡。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工业威海船厂”)5号码头,一艘白色涂装的巨型滚装船静靠岸边。甲板上、机舱里,工人与船东代表穿梭忙碌,协同进行设备最后调试——这是招商工业威海船厂为瑞典斯坦纳集团建造的第二艘甲醇双燃料滚装船,9月15日开始试航,并将在下月交付船东。
  该船总长147米、型宽26米,外观线条流畅、配色明快。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内藏乾坤”的运载能力。“虽然主尺度与同类船型相近,但我们通过紧凑型布局与结构优化,使船舶运力较同类产品提升38%以上。”项目经理段建宇介绍。
  走进船舱,仿佛步入一座“海上立体停车场”。四层车辆甲板纵向延伸,舱内车道总长2848米。“舱内预计可容纳180辆14米长的重型货车,空间更大,显著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与运营灵活性。”段建宇说。
  在整艘船的“心脏”区域——机舱控制室内,中外技术人员正紧盯屏幕,监测各项数据。屏上实时显示船舶性能、动力系统与甲醇燃料安全密封性等多项关键数据。“我们采用的是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兼具经济与环保双重优势。”段建宇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介绍,该燃料系统可降低20%至30%的运营成本,减少80%以上的碳排放,是为适应全球绿色、环保、智能船舶市场发展趋势而建造的产品。
  甲醇燃料虽兼具经济、环保的双重优势,但也具有易燃、易爆等难以储存和使用的安全风险。面对600余吨甲醇的储存难题,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技术团队迎难而上,从设计、加注到调试,持续数月开展技术攻关,不断修改图纸、优化建造方案,最终成功掌握该项关键技术,为建造同类型船积累了经验。
  甲醇双燃料滚装船建造的突破,是我国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为招商工业威海船厂赢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4月,在此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与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再签9艘甲醇燃料高端客滚船订单。截至目前,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已成功交付16艘高端客滚船,手持新项目订单20余艘,稳居全球高端客滚船交付量与手持订单量的“双冠”宝座,客户涉及意大利、法国、瑞典、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分布在中韩、中日、欧洲、北美等航线上。
  “今年我们已签订十几艘高端客滚船订单,金额超过百亿元。”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船舶市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氨燃料等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产品建造迭代升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客滚船制造基地。
 
  ■记者手记
  紧盯绿色转型 着眼未来布局
 
  面对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浪潮,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抓住甲醇燃料等船舶新兴动能发展方向,不仅是顺应市场之举,更是一场着眼未来的战略布局。
  在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创新是一种融于日常管理的实践,一种深入企业血脉的自觉。面对新业务、新领域,他们大胆探索创新,不断突破,船舶系统复杂、安全标准严格,就反复验证、持续优化。从设计理念创新、技术攻坚,到一线操作、管理决策,将创新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
  正是凭借这样的定力与魄力,招商工业威海船厂一步步实现在全球高端客滚船细分领域的优势,成为中国制造闪耀在世界航线上的一张新名片。(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殷玉鹏 通讯员 宫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