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威海金泓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很多产品已经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在化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眼下,企业正锚定产品研发、自动化改造、市场开拓三大战场全面发力,为新目标注入全新增长极。
最近,金泓集团新研发的一款塑料加工助剂MBS刚刚开始试生产,就拿下了首批1000吨的订单。
作为解决塑料低温脆性问题的关键助剂,MBS国内高端市场长期依赖进口。为填补空白,金泓集团早在5年前就组建团队全力攻关。
威海金泓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杨柏说,他们整个研发是15个人,前前后后大概试验了300多次,基本性能跟国外没什么差异,他们还把它的气味性降低了,大概比国外进口价格低15%左右。
新产品量产,是今年金泓集团冲击新目标的“先手棋”,而MBS试生产,正是这步棋的核心落子。眼下,这款产品已经走上产业化的“快车道”,产线全部达产后,可年产MBS 3万吨,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8亿元。
新产品带给金泓的是更大的利润、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把这一效应最大化,金泓集团从创立开始就花大力气建设高标准创新平台,不断提高新产品研发速度。
威海金泓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丛晓日说,集团现在总共是有两个国家级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省级平台,每年大约是引进5名博士后人员,和企业联合研发,总计每年应该有20多项新产品。
为了巩固产业链高端,金泓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还积极打造智慧工厂。这是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成的智慧管理平台,相当于整个工厂的“大脑”,它集成了DCS中控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GDS气体报警等五大功能板块,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如今,生产模式的变革正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
丛晓日说,总的人工成本能降低30%,总成本降低10%-15%,异常反馈更加及时,然后良率更高,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效率提升为产品竞争力“加分”,而市场开拓则为年度目标“扩容”。今年,金泓集团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全力突破国际壁垒,构建“内外联动”的市场格局。
威海金泓集团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宋吉巍说,他们有一个国际贸易部,而且在新加坡有自己的独立工厂,让国外正在联系欧美准备做实验,通过测试之后,会给金泓集团增加销售收入接近三亿元。
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坚,到生产线上的智能升级,再到全球市场的开拓布局,金泓集团始终深耕核心优势,在激励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去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7.2亿元,今年更是乘势而上,向着10亿元目标稳健迈进。(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孟晓燕 林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