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望岳谈|山东以“稳”“增”步调,迈向全年和“十四五”规划目标

2025-10-27 编辑: 李静

        10月27日,山东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解读,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山东生产总值为771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2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1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40亿元,增长6.1%。

        看解读,全文用了25个“稳”和70个“增”,显示全省前三季度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走在前、挑大梁”有了更多底气。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作为动力引擎,运行“稳”和“增”。统计显示,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线上消费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86.1亿元,增长5.6%;投资质效稳步提升,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7%。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3%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增长3.6%,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7.7%,高于全部投资1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山东经济的强大韧劲。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增长5.5%。

        在“三驾马车”拉动下,“三产”作为经济基本盘,实现了“稳”和“增”。农业发展总体稳定,农产品供应充足,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3%,与上半年持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拉动作用显著,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上拉全省工业增速3.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0%、14.9%、16.6%,显示了山东制造的强大实力;服务业运行稳健,行业增长面持续向好,1—8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和外贸大省,今年山东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实现“稳”和“增”来之不易。解读提到“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正是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准确描述。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特别是国际贸易形势风高浪急,一波三折,面对的压力前所未有;同时内需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面对复杂局面,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复杂局势中展现较强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山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77115亿元,对于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都是有力的促进因素。

        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分析测算,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根据省统计局数据,2024年山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2025年“增长5%以上”预示今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将逾越10万亿门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成就。

        10月24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表示,“从经济总量看,山东即将跨上10万亿元大台阶。”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为77115亿元,增长5.6%,让这一目标开始“具象化”。

        同时,今年还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山东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为77115亿元,增长5.6%,为“十四五”完美收官打下坚实基础。在“十四五”期间,山东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44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由7.19%提升至7.31%。当山东跨上10万亿元大台阶时,这对山东坚定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都将是一份沉甸甸的注脚。

        “行百里者半九十”。离年底不到70天,山东正以“稳”和“增”的步调向前行。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